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44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组件。它包括多根作为支撑主体的立柱,每根立柱的前侧顶部均设置有顶部夹具,每根立柱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托架,还包括一根能够将各根立柱连为一体的横撑杆,各根立柱的前侧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的插接底座,各根立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能够使横撑杆通过各个托架支撑安装,各根立柱的顶部夹具和插接底座之间能插接光伏组件。优点是:不但使得光伏组件定位安装快捷方便,而且形成非常稳定性的整体式结构形式,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搭建后的结构除了能够安装光伏组件后还可以作为围栏使用,由此形成兼具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围栏,增加了多样且极具美观性。增加了多样且极具美观性。增加了多样且极具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安装用的附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光伏+”概念已经延伸至光伏发电和传统多业态的深度融合,这包括和不同发电形式的融合,以及和传统业态的深度融合,而这种融合也打破了光伏发电通过电费获取单一收益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能颠覆传统业态的运营模式。未来光伏行业的发力点将聚焦多样化应用模式的开发,而栏杆作为光伏支撑安装的载体,在使用中主要起安装支撑作用,现有常规的栏杆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时,通过组合搭接后,还需要将其与光伏之间通过复杂的连接件和繁多的紧固件进行连接,安装和拆卸均十分繁琐,安装、更换效率低,另外,临时组装的支撑结构,支撑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快捷方便、支撑稳定可靠,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更换效率以及使用可靠性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包括多根作为支撑主体的立柱,每根立柱的前侧顶部均设置有顶部夹具,每根立柱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托架,还包括一根能够将各根立柱连为一体的横撑杆,各根立柱的前侧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的插接底座,各根立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能够使横撑杆通过各个所述托架支撑安装,各根所述立柱的顶部夹具和插接底座之间能插接光伏组件。
[0005]所述立柱由两块钢板以及夹持在两块钢板之间的至少两块夹块构成,两块所述钢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顶部夹具配合的顶部安装孔,两块所述钢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托架连接的上部安装孔。
[0006]所述托架包括与立柱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以及连接块上设置的承托座,所述横撑杆能够通过所述承托座支撑安装。
[0007]所述连接块能够插入到两块所述钢板之间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上部安装孔进行固定,所述承托座上设置有连接孔。
[0008]所述顶部夹具由插接杆以及设置在插接杆上的具有夹持槽的夹持块构成,所述插接杆能够插入到两块所述钢板之间并通过紧固件穿过顶部安装孔进行固定。
[0009]所述插接底座为“凹”字形的条形型材,所述条形型材的顶部形成与夹持槽位置对应的U形插槽,所述U形插槽内安置有软垫片。
[0010]所述插接底座的U形插槽内开设有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接线盒的开槽,所述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能够经过开槽安置在插接底座的内腔中,所述光伏组件的线缆能够放置在插接底座的内腔中。
[0011]所述插接底座的后侧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电缆从插接底座的内腔中引出的引线
孔。
[0012]所述插接底座的后侧均设置有用于对引出的电缆以及电缆的连接器进行防护的护线盖板。
[0013]各根所述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底座。
[0014]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直接在每根立柱上设置托架和顶部夹具,由此可以将各根立柱通过横撑杆进行组装,同时在立柱前侧底部设置与顶部夹具配合的插接底座后实现光伏组件的定位安装,由此形成模块化的结构不但使得光伏组件定位安装快捷方便,而且通过横撑杆作为后部支撑的同时,还通过安置有光伏之间的插接底座和顶部夹具配合作为前部支撑,由此形成非常稳定性的整体式结构形式,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模块化搭建后的结构除了能够安装光伏组件后还可以作为围栏使用,由此形成兼具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围栏,增加了多样且极具美观性,另外,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可以将任意数量的光伏组件单元拼装起来,也可将任意一个光伏组件独立脱离,灵活度高,适应性好,除了能够快速安装之外,也方便快速拆卸,从而提高了安装、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立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立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托架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顶部夹具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中接线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中插接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技术中插接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包括多根作为支撑主体的立柱1,每根立柱1的前侧顶部均设置有顶部夹具2,每根立柱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托架3,所说的托架3由与立柱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0以及连接块上设置的承托座11构成,托架3材质为304不锈钢,各根立柱1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说的支撑底座可以为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规格为200*200*6mm的方形底板,底座上打4个圆形通孔作为安装孔,将立柱焊接在方形底板的底部中心形成一体结构,还包括一根能够将各根立柱连为一体的横撑杆4,所说的横撑杆4优选为圆形的316不锈钢管,承托座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横撑杆4的底部相应位置开有两个螺丝孔,各根立柱1排成一排后,然后在各根立柱的前侧底部设置有一条与并
排的各根立柱平行的插接底座5,安装时,将各根立柱排布在一排后通过采用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穿过安装孔将支撑底座与地面连接固定,然后将横撑杆4支撑在排布好的立柱的托架3的承托座11上,然后再通过螺丝穿过螺丝孔将横撑杆4与承托座11固定安装,插接底座5安装在各根立柱的前侧底部,插接底座5与各个顶部夹具2位置对应,从而在各根立柱的顶部夹具2和插接底座5之间能插接光伏组件15,由此将立柱1与光伏组件15结合构成一种新型的光伏围栏,既能发电,又起到围护作用,是一种新型的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建材,模块化的设计构思从光伏组件、围栏方式的设计,到光伏组装的安装、维护,具有极高的安装、维护效率,均具有高度灵活性,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调整,适应性强。
[0029]其中,所说的光伏组件尺寸的选择须遵循《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光伏组件的强度须满足《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 50009)中的设计要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光伏组件15为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尺寸为1200*1200mm;结构为三玻结构,前背板、后背板均选择钢化玻璃保证光伏组件结构强度,中间封装胶膜为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总厚度为13mm,光伏组件的内部导线从光伏组件的侧边引出,安装侧边接线盒20,接线盒20的规格为:盒体尺寸为130mm*11mm*12mm,线径规格为1*2.5mm2,单侧线缆长度为560mm,无连接器。
[0030]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作为支撑主体的立柱(1),每根所述立柱(1)的前侧顶部均设置有顶部夹具(2),每根所述立柱(1)的后侧上部均设置有托架(3),还包括一根能够将各根所述立柱连为一体的横撑杆(4),各根所述立柱(1)的前侧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的插接底座(5),各根所述立柱(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能够使横撑杆通过各个所述托架(3)支撑安装,各根所述立柱的顶部夹具(2)和插接底座(5)之间能插接光伏组件(1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由两块钢板(6)以及夹持在两块钢板之间的至少两块夹块(7)构成,两块所述钢板(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顶部夹具配合的顶部安装孔(8),两块所述钢板(6)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托架连接的上部安装孔(9)。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包括与立柱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0)以及连接块上设置的承托座(11),所述横撑杆(4)能够通过所述承托座支撑安装。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围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能够插入到两块所述钢板(6)之间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上部安装孔(9)进行固定,所述承托座上设置有连接孔。5.按照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彪王绍丹黄宇翔蒋前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山迪光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