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37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包括防水电池槽,所述防水电池槽底部固定连接在电池防护外壳内底壁中部,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底部固定连接在防漏水外壳内底壁中部,所述主体防护外壳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方设置有风扇外壳,所述主体防护外壳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体防护外壳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电池防护外壳固定在防水外壳底部可形成第二层防护,防漏水外壳前后两侧设置的滑轨能够保证外部主体防护外壳的安装工作,使设备闭合,主体防护外壳设置的第三通孔能够使风扇更好的进行散热。壳设置的第三通孔能够使风扇更好的进行散热。壳设置的第三通孔能够使风扇更好的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创新也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电池就是使用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的新型汽车电池,现有的电池包散热装置有多种形式,仅仅采用水冷或是风冷作业,无法全面对电池包进行散热处理;在对电池包进行散热处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芯安装的稳定性,若是电池芯安装的不够稳定,容易影响整个散热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0003]在使用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时,往往存在散热功能单一的问题,目前传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在使用时往往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内部散热组件组装拆卸太过于繁琐,难以操作,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拆卸组装,二是现有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散热功能只有单一的一种功能,散热功能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包括防水电池槽,所述防水电池槽底部固定连接在电池防护外壳内底壁中部,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底部固定连接在防漏水外壳内底壁中部,所述防漏水外壳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滑轨,所述防漏水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外侧滑动连接在内滑槽内部中部,所述内滑槽均匀分布在主体防护外壳内部前后两侧,所述主体防护外壳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方设置有风扇外壳,所述主体防护外壳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风扇外壳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部滑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扇电机。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风扇外壳内部中部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转动轴,所述风扇转动轴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风扇转动轴顶端螺纹连接在转动轴底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主体防护外壳左右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通孔,所述主体防护外壳左侧两端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入水管、第二入水管,所述主体防护外壳右侧两端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入水管、第二入水管右端均设置有螺纹,所
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左端均设置有螺纹。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防水电池槽内部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电池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硅胶层。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防漏水外壳左有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通孔,所述防漏水外壳左侧两端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入水管、第二入水管,所述防漏水外壳右侧两端中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风扇外壳外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口。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左端右侧中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左端右侧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入水管,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右端左侧中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电池防护外壳右端左侧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使用的各项组件都能够进行快速组装拆卸,如入水管和出水管的组装,可直接通过设备两侧的螺纹通孔进行螺纹连接,使拆卸时更加方便,设备整体可通过拆卸主体防护外壳观察内部工作情况,发生意外情况时可及时进行更换组件。
[0022]2、本技术中,采用多层散热组件组合的散热方式,内部的防水电池槽设置有硅胶层,能够第一步进行热传导,而后外层的水流进行第一次循环散热,电池防护外壳外部的水流进行第三次散热,而后由顶部设置的风扇进行风冷散热。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主视立体爆炸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防水电池槽主视立体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风扇主视立体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的主体防护外壳仰视立体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风扇电机;2、转动轴;3、第一通孔;4、风扇外壳;5、扇叶;6、主体防护外壳;7、第一入水管;8、第二入水管;9、电池防护外壳;10、底座;11、防漏水外壳;12、第一出水管;13、防水电池槽;14、第二出水管;15、第二通孔;16、硅胶层;17、第三通孔;18、内滑槽;19、滑轨;20、风扇转动轴;2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包括防水电池槽13,防水电池槽13底部固定连接在电池防护外壳9内底壁中部,电池防护外壳9底部固定连接在防漏水外壳11内底壁中部,防漏水外壳1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滑轨19,防漏水外壳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电池防护外壳9外侧滑动连接在内滑槽18内部中部,内滑槽18均匀分布在主体防护外壳6内部前后两侧,主体防护外壳6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17,第三通孔17正上方设置有风扇外壳4,主体防护外壳6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4,防水电池槽13安装在电池防护外壳9底部,可保护内部电池的安全,防止内部水流溢出,电池防护外壳9固定在防水外壳11底部可形成第二层防护,防漏水外壳11前后两侧设置的滑轨19能够保证外部主体防护外壳6的安装工作,使设备闭合,主体防护外壳6设置的第三通孔17能够使风扇更好的进行散热。
[0033]风扇外壳4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中部滑动连接有转动轴2,转动轴2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扇电机1,风扇外壳4设置的第一通孔3能够让风扇电机1正常带动转动轴2带动内部设备进行工作,风扇外壳4内部中部设置有扇叶5,扇叶5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转动轴20,风扇转动轴20顶端设置有螺纹,风扇转动轴20顶端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包括防水电池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池槽(13)底部固定连接在电池防护外壳(9)内底壁中部,所述电池防护外壳(9)底部固定连接在防漏水外壳(11)内底壁中部,所述防漏水外壳(1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滑轨(19),所述防漏水外壳(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电池防护外壳(9)外侧滑动连接在内滑槽(18)内部中部,所述内滑槽(18)均匀分布在主体防护外壳(6)内部前后两侧,所述主体防护外壳(6)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17),所述第三通孔(17)正上方设置有风扇外壳(4),所述主体防护外壳(6)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4)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中部滑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扇电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4)内部中部设置有扇叶(5),所述扇叶(5)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扇转动轴(20),所述风扇转动轴(20)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风扇转动轴(20)顶端螺纹连接在转动轴(2)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防护外壳(6)左右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水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涵宝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