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动态调度中的实时信息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323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公交动态调度中的实时信息处理方法,专用于地面公交单线或区域多线路动态调度。实时信息包括车辆定位信息和客流信息,采集设备包括GPS车载终端及IC卡POS机终端,处理方法包括:实时信息采集及传输;实时信息处理预处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以公交车辆定位技术、公交客流采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WebGIS等ITS、计算机相关技术为支撑,采集地面公交线路运营实时信息,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计算车辆延误时间、断面客流量、满载率等运营状态,并进行车辆串车识别;利用卡尔曼滤波模型,对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延误时间进行预测,为动态调度措施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交动态信息处理领域,专用于地面公交单线或区域多线路动态 调度。
技术介绍
公交动态调度是我国地面公交运营组织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我国多个城市也开展了相应的示范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ITS技术的 发展,对动态信息的采集、传输技术已十分成熟,在国内外应用也较为广泛,但 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如何将动态信息加工处理成为能够支撑公交调度决策的 依据,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公交车辆定位主要用于车辆监控及报警等用途,并未形成对相关动态 信息(地理坐标、速度、时间)的有效加工处理方法,公交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旅 行时间延误、串车等信息无法获取,即获取的原始动态信息尚未能作为公交动态 调度决策的数据支撑。目前,公交动态调度大多采用基于事件响应机制的动态调度方法,即发现异 常情况后再进行调度,存在有一定的滞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 以公交实时信息为对象,提出处理方法获得公交运营状态(延误、串车等)信息; 选取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对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进行预测, 为公交动态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包括车辆定位信息机客流信息, 采集设备包括GPS车载终端及IC卡P0S机终端,包括如下步骤-7步骤l:实时信息采集及传输;当公交车辆到达站点i时,通过地理坐标匹配,确认公交车辆是否到站;当乘客刷卡完毕、车辆离站时,将实时信息与客流信息打包经通信网络传输到调度 中心;步骤2:实时信息处理预处理;对实时信息进行处理,获取相关运行状态数据,包括车辆到达站点时间、 车辆停靠站时间、车辆路段实际行程时间、车辆单程实际行程时间、车辆周转时 间、断面客流量、满载率其中;2.1.车辆到达站点时间;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计算-^T(^:班次k到达i站点的时间; 工 Xz 班次k离开i站点的时间; S X 班次k在i站点的停靠站时间;2.2.车辆停靠站时间;即^7^、,根据车辆定位信息直接获取;2. 3.车辆路段实际行程时间;将车辆在相邻两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定义为路段行程时间,处理方法为:及r(/-u) r(/)广郡-i、 at(z'_i,A:班次k在i-i站与i站间路段实际行程时间2. 4.车辆单程实际行程时间;卿,丄r。广sr(a其中7Tt=:班次k单程实际行程时间; i:站点编号;^TX"h:班次k到达终点站(n)的时间;ri:班次k发车时间;2.5.车辆周转时间;分段计价时采用计算2倍单程实际行程时间与车辆在终点站停站时间的和7T,2x及r(l,w)4+5T(w)t班次k周转时间; >^X")*:班次k在终点站(n)停站时间;一票制采用计算车辆k在同一场站相邻两次发车时首位乘客刷卡时间差^7^《(1):表示车辆k在首站第j次发车时首位乘客的刷卡时间; 2. 6.断面客流量;通过统计乘客刷卡数识别上车人数,对于一票制线路建立站点下车概率矩阵 计算下车人数,分段计价线路直接统计下车刷卡人数; 一票制线路第j个断面内所有车次的客流量之和,即断面客流量; 第i站上车(刷卡)乘客数;"^G'):第i站下车(刷卡)乘客数; A-公交乘客刷卡率; k:班次号;p: ^-0^),m,即在站点i上车的乘客在站点j下车的概率矩阵。确定下 车概率矩阵方法如下_ ')其中《一i站点上车乘客在j站点下车的概率;A——平均公交出行途径站点数量,当i站点以后的站点数量小于9平均出行途径站点数时,^-"-i, n为线路单向站点数量;另外需计算各站点吸引强度,定义^为公交线路各站点吸引权:,=i为站点i吸引范围; 站点下车概率矩阵与下车概率及站点吸引强度相关,故计算:《x^=,.+1得到下车概率矩阵后,代入下述公式即可计算站点下车人数;乂-l"/>(/) = 2(5尸(/)><^),,' = 1,2,...,"分段计价线路:r, 卿)]2.7.满载率;<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P:车辆满载率;实际载客量,通过处理实时客流信息得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班次k的额定载客量; 步骤3: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 3.1.预测车辆到站时间<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e(A +1)=證—加] +1) — 1, = +1) 灯(i -1, & + g(A+1) 灯(/ — 1, ^麼(/)w =麼(/- U)4+1 + -其中g:为筛选所得; a:为循环所得; e:代表筛选误差;Pi 7X/-:班次k+1在站点卜〗与i之间预测路段行程时间; ^4^X +1 :班次k+1到达站点i的预测时间;^ Xz'-1,Z')M :为历史数据中同时段班次在第i站与i-1站间的路段实际运行 时间的均值;K4i [^to。J :为站点间路段运行时间的预测方差; K4/ [血MJ :为同时段同路段历史数据实际运行时间的方差; 3. 2.车辆路段行程延误时间;f>0,延误时间为尸£>7;+1 PDTXK/^d-^(W-1+1^0,正常行驶尸D7X/)w :预测班次k+1到达i站的延误时间; 班次k与班次k+l之间的发车间隔时间;3.3. 车辆路段实际延误时间;以发车间隔作为衡量标准,计算各班次车辆路段实际延误时间 "7XA+1:班次k+1到达i时的延误时间;若班次k+1滞留在站点i-1与站点i之间,无法获取该班次到达站点i的 实际时间,则定时上传班次k+l实时信息RT(i-l,i)k+l,比较与T的大小, 定时计算班次k+l延误时间,按照延误时间级别进行预警 及采取动态调度措施;3.4. 车辆单程实际延误时间;11<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班次k单程实际延误时间; i:站点编号; 3.5.车辆串车识别;车辆串车识别先利用预测到站时间计算,再对比相邻班次实际到站时间进 行串车识别确认;预测车辆串车 与T的大小,定时计算班次k+l延误时间,按照延误时间级别进行预警及采取动 态调度措施,具体流程见附图2。4、 车辆单程实际延误时间;5、 车辆串车识别车辆串车识别先利用预测到站时间计算,再对比相邻班次实际到站时间进 行串车识别确认。为验证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方法,选取2008年4月21日、23日、25日北京 市53路实时信息数据,选取中途10个站点进行车辆到站时间预测,预测时段为 早7: 00 ~ 8: 00,预测结果见图3,其平均相对误差见下表:站名湾子广外 甘石 桥达观 营广安 门南椿树 馆街白纸 坊菜户 营桥 北大观 园右安 门北京 南站实际 路段 行程 时间 (s)14310463203178157315113245263预测 路段 行程 时间 (s)1107784263120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动态调度中的实时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车辆定位信息和客流信息,采集设备包括GPS车载终端及IC卡POS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实时信息采集及传输; 当公交车辆到达站点i时,通过地理坐标匹配,确认公交车辆是否 到站;当乘客刷卡完毕、车辆离站时,将实时信息与客流信息打包经通信网络传输到调度中心; 步骤2:实时信息处理预处理; 对实时信息进行处理,获取相关运行状态数据,包括:车辆到达站点时间、车辆停靠站时间、车辆路段实际行程时间、车辆单程 实际行程时间、车辆周转时间、断面客流量、满载率:其中; 2.1.车辆到达站点时间; 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计算: AT(i)↓[k]=LT(i)↓[k]-ST(i)↓[k] AT(i)↓[k]:班次k到达i站点的时间;   LT(i)↓[k]:班次k离开i站点的时间; ST(i)↓[k]:班次k在i站点的停靠站时间; 2.2.车辆停靠站时间; 即ST(i)↓[k],根据车辆定位信息直接获取; 2.3.车辆路段实际行程时间; 将 车辆在相邻两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定义为路段行程时间,处理方法为: RT(i-1,i)↓[k]=AT(i)↓[k]-AT(i-1)↓[k] RT(i-1,i)↓[k]:班次k在i-1站与i站间路段实际行程时间 2.4.车辆单程 实际行程时间; RT(1,n)↓[k]=*** TT↓[k]:班次k单程实际行程时间; i:站点编号; AT(n)↓[k]:班次k到达终点站(n)的时间; T↓[k]:班次k发车时间; 2.5.车辆周转时 间; 分段计价时采用计算2倍单程实际行程时间与车辆在终点站停站时间的和: TT↓[k]=2×RT(1,n)↓[k]+ST(n)↓[k] TT↓[k]:班次k周转时间; ST(n)↓[k]:班次k在终点站(n)停站时间 ; 一票制采用计算车辆k在同一场站相邻两次发车时首位乘客刷卡时间差: TT↓[k]=TT↓[k(j+1)]P↓[1](1)-TT↓[kj]P↓[1](1) TT↓[kj]P↓[1](1):表示车辆k在首站第j次发车时首位乘 客的刷卡时间; 2.6.断面客流量; 通过统计乘客刷卡数识别上车人数,对于一票制线路建立站点下车概率矩阵计算下车人数,分段计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艳陈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