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框架、柱筋定位装置以及柱筋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30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定位框架、柱筋定位装置以及柱筋定位方法。定位框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具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个;第二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具有承插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和两个第二连接件间隔排列并在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首尾连接后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限位结构,用于控制插入部插入承插部的深度。首先,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的插嵌配合,可以快速组装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其次,该定位框架的强度高,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的配合长度,使得定位框架能够稳固地夹持在被定位对象的外部,实现快速安装,从而显著提升定位效率。定位效率。定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框架、柱筋定位装置以及柱筋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柱筋定位和侧模板定位的
,具体而言,涉及定位框架、柱筋定位装置以及柱筋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柱往往需要在混凝土柱的长度方向的设置受力柱筋(钢筋)以保证混凝土柱支撑强度,而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柱的过程中,柱筋往往容易受混凝土浇捣的影响而造成偏位。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卡件对柱筋进行定位,但是现有技术中定位卡件往往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影响施工效率。
[0003]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2926717U公开了柱筋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固定件和多个定位件,固定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封闭的固定框,定位件一方面用于连接相邻的固定件,另一方面用于将柱筋固定到固定框上。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固定框的成型以及柱筋的固定采用相同的定位件,需要多人辅助操作,导致固定框的初期安装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定位框架、柱筋定位装置以及柱筋定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定位框架,技术方案如下:
[0006]定位框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具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个;第二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具有承插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和两个第二连接件间隔排列并在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首尾连接后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限位结构,用于控制插入部插入承插部的深度。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框架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的插嵌配合,可以快速组装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其次,该定位框架的强度高,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的配合长度,使得定位框架能够稳固地夹持在被定位对象的外部(如所有柱筋的外部或柱模板的外部),实现快速安装,从而显著提升定位效率。
[0008]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浇筑混凝土柱的柱模板通常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拆装均不方便,而且对拉螺栓会在混凝土柱中形成贯穿孔,在柱模板拆除后,需要对贯穿孔进行封堵,从而显著延长工艺。而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框架的强度高,直接夹持在柱模板的外部即可有效固定住柱模板,既不会形成贯穿孔,也不需要在柱模板上开孔,且拆装非常方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插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承板,两个承板之间形成供插入部插入的插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插槽与插入部的配合面上且间隔排列的插嵌机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嵌机构为半球形的凸起和凹槽;所述插嵌机构的排列间距为0.3~1c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刻度;所述两个第一支杆铰接,所述两个第二支杆铰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框架在被定位对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次提供了柱筋定位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0015]柱筋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具有插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个;第二连接件,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具有承插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和两个第二连接件间隔排列并在通过插入部和承插部首尾连接后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限位结构,用于控制插入部插入承插部的深度;固定结构,用于将柱筋固定在所述定位框架上。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筋被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架的内侧;还包括将柱筋固定在定位框架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柱筋数量适配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定位框架可拆卸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钩部、第二杆体和第二螺母,所述柱筋被夹持于钩部和定位框架之间,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杆体穿过所述定位框架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或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形杆、挡板和第一螺母,所述柱筋被夹持于所述U形杆的两个第一杆体和定位框架之间,所述两个第一杆体上设有螺纹,所述挡板上设有供两个第一杆体穿过的通孔,两个第一杆体依次穿过所述定位框架和挡板后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杆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插入部,所述第二支杆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承插部,所述两个插入部和两个承插部均为上下设置并形成水平的通道;所述第二杆体穿过所述通道后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的高度大于所述通道的高度;所述两个第一杆体穿过所述通道后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通道的高度。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柱筋定位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0020]柱筋定位方法,采用上述的定位框架或柱筋定位装置。
[0021]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框架和柱筋定位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了柱筋和柱模板的定位效率,并且,对柱筋和柱模板的定位效果好,因此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
供的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框架的俯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框架的侧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柱筋定位装置的局部的俯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柱筋定位装置中定位框架的侧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柱筋定位装置的局部的俯视图。
[0029]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0030]100

第一连接件,110

第一支杆,111

插入部,200

第二连接件,210

第二支杆,211

承插部,212

插槽,310

凸起,320

凹槽,400

通道,510

钩部,520

第二杆体,530

第二螺母,610

U形杆,611

第一杆体,620

挡板,6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00),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一支杆(110);所述第一支杆(110)具有插入部(111);所述第一连接件(100)为两个;第二连接件(200),具有呈一定角度相连的两个第二支杆(210);所述第二支杆(210)具有承插部(211);所述第二连接件(200)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100)和两个第二连接件(200)间隔排列并在通过插入部(111)和承插部(211)首尾连接后形成四边形的定位框架;限位结构,用于控制插入部(111)插入承插部(211)的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2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承板,两个承板之间形成供插入部(111)插入的插槽(2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插槽(212)与插入部(111)的配合面上且间隔排列的插嵌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嵌机构为半球形的凸起(310)和凹槽(320);所述插嵌机构的排列间距为0.3~1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上设有刻度;所述两个第一支杆(110)铰接,所述两个第二支杆(210)铰接。6.柱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泽辉刘平吴雪萍刘刚林裕赵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