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快速连接装置以及钢筋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18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筋快速连接装置以及钢筋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钢筋快速连接装置用于同轴连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包括:第一对接件,具有与第一钢筋螺纹连接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件的远离第二钢筋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二钢筋的端部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对接件,具有与第二钢筋螺纹连接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对接件的远离第一钢筋的端部设有第二凹槽,靠近第一钢筋的端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连接后形成第三凹槽;固定组件,由至少两个包裹件拼接为筒形体;所述筒形体的内侧具有与第一凹槽适配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二凸缘以及与第三凹槽适配的第三凸缘。配的第二凸缘以及与第三凹槽适配的第三凸缘。配的第二凸缘以及与第三凹槽适配的第三凸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快速连接装置以及钢筋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连接的
,具体而言,涉及钢筋快速连接装置以及钢筋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连接最常见的方法是绑扎搭接。绑扎搭接具有施工便利、成本低廉等优点,然而,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绑扎搭接应用范围的限制更加严格,对于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的构件,其已经不再作为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629767A公开了一种钢筋连接套件,该套件具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套筒部,首先使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与两个钢筋螺纹连接,再将套筒部套接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外部,因此未采用绑扎就实现两个钢筋的快速连接。但是,该套件在使用时,由于两个螺母和套筒部的配合面为棱柱形,因此,两个螺母的棱线需对齐后方可与套筒部连接。但是,由于钢筋较重以及两个钢筋之间的错位,使得两个螺母的棱线不易对齐,且在对齐后需要手动固定以防止两个螺母径向位移,操作非常不方便,导致套筒部并不能快速地套接在两个螺母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快速连接装置,用于同轴连接第一钢筋(110)和第二钢筋(12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件(200),所述第一对接件(200)具有与第一钢筋(110)螺纹连接的第一通道(210);所述第一对接件(200)的远离第二钢筋(120)的端部设有第一凹槽(220),靠近第二钢筋(120)的端部设有第一配合部(230);第二对接件(300),所述第二对接件(300)具有与第二钢筋(120)螺纹连接的第二通道(310);所述第二对接件(300)的远离第一钢筋(110)的端部设有第二凹槽(320),靠近第一钢筋(110)的端部设有第二配合部(330);所述第一配合部(230)和第二配合部(330)连接后形成第三凹槽;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对接件(200)和第二对接件(300);所述固定组件由至少两个包裹件(400)拼接为与第一对接件(200)和第二对接件(300)外壁适配的筒形体(410);所述筒形体(410)的内侧具有与第一凹槽(220)适配的第一凸缘(411)、与第二凹槽(320)适配的第二凸缘(412)以及与第三凹槽适配的第三凸缘(4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20)、第二凹槽(320)和第三凹槽均呈环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20)和第二凹槽(320)的外壁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凸缘(4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萍杨中原田泽辉刘刚林裕石伟代秋萍吴思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