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07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用以向玻璃基台上铺贴压花膜,包括:壳体,其顶部开设有上槽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通槽;第一粘尘轮和压轮,二者沿压花膜的铺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底部分别对应伸出一个所述通槽后与玻璃基台接触;第二粘尘轮,其设置所述压轮的上方,所述第二粘尘轮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压花膜的一端由所述上槽口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其背面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后,伸出所述压轮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压贴在玻璃基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压花膜的清洁及铺贴时长,提高压花膜铺贴效率。铺贴效率。铺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花膜铺贴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面板显示行业中,配向膜印刷是使用柔性感光树脂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方法进行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制作感光树脂版的首要步骤是制作树脂原版,即表面没有任何凹凸图形的原版材,类似于没有雕刻的印章。制作树脂原版时需要在玻璃基台上以膜面朝上的方式铺贴厚度为0.25mm厚度的压花膜,然后在压花膜表面均匀的涂布液态树脂材料,再附上热塑性树脂片材,使用UV光照射后使液态树脂固化,最后将压花膜撕除完成原版的制作。在铺贴压花膜的过程中工艺要求玻璃与压花膜之间无任何灰尘颗粒物,如果有异物或者灰尘,最后都会导致原版材的表面的凹凸不平,所以在铺贴压花膜时清洁玻璃基台与压花膜的工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压花膜与玻璃之间如果有异物,用绿光灯检查压花膜表面会成凸起状,这时需要将压花膜的一角揭开将清洁滚轮伸入凸起位置将异物清除,再用绿光灯检查凸起是否消除,如此反复。目前场内使用宽度为20cm的清洁滚轮清洁需要2人协同作业花费2~4小时,占据整个制版作业时长的50%以上,并且依赖于清洁工人的熟练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用以向玻璃基台上铺贴压花膜,包括:
[0005]壳体,其顶部开设有上槽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通槽;
>[0006]第一粘尘轮和压轮,二者沿压花膜的铺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底部分别对应伸出一个所述通槽后与玻璃基台接触;
[0007]第二粘尘轮,其设置所述压轮的上方,所述第二粘尘轮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0008]压花膜的一端由所述上槽口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其背面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后,伸出所述压轮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压贴在玻璃基台上。
[0009]优选的是,还包括压花膜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压花膜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槽口相配合的下槽口;压花膜收卷后放置在所述压花膜仓内。
[0010]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三粘尘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粘尘轮的下方;所述第三粘尘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压花膜的背面依次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和所述第三粘尘轮后,伸出所述压轮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压贴在玻璃基台上。
[0011]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矩形箱体和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矩形箱体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压花膜的铺贴方向平行的两侧设置有手推杆。
[0013]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一粘尘轮、第二粘尘轮来实现玻璃基台和压花膜背面的清洁工作,再通过压轮将清洁后的压花膜背面向下铺贴在同样清洁后的玻璃基台上,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清洁及铺贴,可有效减少压花膜的清洁及铺贴时长,提高压花膜铺贴效率,并且减少重复清洁时所导致的二次污染以及对清洁工人熟练度的依赖。
[00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9]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用以向玻璃基台6上铺贴压花膜3,包括:
[0021]壳体1,其顶部开设有上槽口12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通槽;
[0022]第一粘尘轮8和压轮5,二者沿压花膜的铺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粘尘轮8和所述压轮5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粘尘轮8和所述压轮5的底部分别对应伸出一个所述通槽后与玻璃基台6接触;
[0023]第二粘尘轮4,其设置所述压轮5的上方,所述第二粘尘轮4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
[0024]压花膜3的一端由所述上槽口121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其背面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4后,伸出所述压轮5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5压贴在玻璃基台6上。
[0025]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图1和图2中的水平箭头方向代表压花膜的铺贴方向,由人工带动所述壳体1沿压花膜的铺贴方向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由所述第一粘尘轮8对所述玻璃基台6的表面进行清洁,由所述第二粘尘轮4对压花膜3的背面进行清洁,然后由所述压轮5将压花膜3压贴在所述玻璃基台6上。根据树脂原版的制作工艺要求,压花膜3需要膜面向上
铺贴,即压花膜3的背面朝向所述玻璃基台6,因此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压花膜3的背面绕在所述第二粘尘轮4上,由所述第二粘尘轮4粘出压花膜3背面上的异物或者灰尘;并且压花膜3的膜面朝向所述压轮5,以使得所述压轮5得以将压花膜3背面朝下压贴在所述玻璃基台上。图1中所述第一粘尘轮8、所述第二粘尘轮4和所述压轮5上的弧形箭头即为铺贴时三者各自的转动方向。
[002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压花膜仓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方,所述压花膜仓2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槽口121相配合的下槽口;压花膜3收卷后放置在所述压花膜仓2内。将压花膜3放置在所述压花膜仓2内,尽量减少压花膜3因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粘上异物。考虑到压花膜3的铺贴方向,较优地,将压花膜3膜面向上收卷后放入所述压花膜仓2内。压花膜3依次通过所述下槽口和所述上槽口121进入所述壳体1内部。
[002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粘尘轮7,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尘轮4和所述压轮5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粘尘轮4的下方;所述第三粘尘轮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压花膜3的背面依次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4和所述第三粘尘轮7后,伸出所述压轮5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5压贴在玻璃基台6上。通过所述第三粘尘轮7对压花膜3的背面进行进一步清洁,确保压花膜3的清洁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用以向玻璃基台上铺贴压花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顶部开设有上槽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通槽;第一粘尘轮和压轮,二者沿压花膜的铺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粘尘轮和所述压轮的底部分别对应伸出一个所述通槽后与玻璃基台接触;第二粘尘轮,其设置所述压轮的上方,所述第二粘尘轮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压花膜的一端由所述上槽口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其背面绕过所述第二粘尘轮后,伸出所述压轮对应的通槽,再由所述压轮压贴在玻璃基台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花膜清洁及铺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花膜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龙刘瑞林申阳罗义万金鑫鑫李祥夏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普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