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68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其包括RC侦测结构和防护用NPN三极管,防护用NPN三极管中的基于P+扩散区实现的触发源连接RC侦测结构;一旦有静电产生,RC侦测电路产生的侦测电流经过触发源进入防护用NPN三极管中,从触发源产生流向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静电保护
,具体为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制程从微米级发展到纳米级,微米级的有效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保护结构的版图面积对于纳米级制程来讲就显得比较大,当芯片IO口数量比较多时,很多大面积微米级ESD保护结构就会明显增加整个芯片面积。
[0003]现有的纳米级工艺制程下,NMOS管沟道在导通情况下一般深度为300A左右,N+和P+注入的结深在150纳米左右。采用NMOS管N沟道导通泄放ESD电流,其电流通路集中在沟道表面,而且还存在LDD(轻掺杂漏)结构,这种情况下该NMOS管非常容易过热击穿损坏,这就是在微米工艺制程下普通ESD的NMOS器件设计如此巨大的原因。
[0004]在后续的微米工艺制程下,也有技术人员设计了GGNMOS保护结构,GGNMOS保护结构是通过采用了漏端N+和PSUB击穿形成寄生NPN管来泄放ESD电流。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RC侦测结构和防护用NPN三极管;所述RC侦测结构识别ESD事件,并启动所述防护用NPN三极管导通泄放ESD电流;所述防护用NPN三极管为基于N型ESD注入形成的深N+扩散区NPN三极管,其包括:在P

外延上生成的基于P+扩散区实现的触发源、以及基于深N+扩散区实现的集电区和发射区;所述触发源连接所述RC侦测结构,并设置在整个器件的最中间;所述集电区闭合围绕在所述触发源的外侧,所述集电区连接PAD;所述发射区闭合围绕在所述集电区外侧,所述发射区连接GND;所述发射区外侧为闭合的P+保护环,所述P+保护环基于P+扩散区实现,且连接GND;所述集电区和所述发射区之间部分构成工作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区下方设置阻挡空穴保护环;所述阻挡空穴保护环基于NW或者DNW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区和所述发射区的N型ESD注入间距大于3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纳米级工艺制程下的ESD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区与所述触发源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自然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翼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