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5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前模板、第一后模板和第二后模板,前模板与第一后模板之间合围形成有型腔;第二后模板上固定有镶件,镶件沿开合模方向滑动贯穿第一后模板,且其一端延伸至型腔中,用于参与产品成型;前模板和第一后模板之间安装有开闭器,前模板在开模时能够通过开闭器同步带动第一后模板相对于第二后模板移动,从而使得镶件从成型的产品上抽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通过将模具上与产品形成抱紧力最大的结构做成镶件,使产品先与镶件进行脱模,之后再利用顶针板带动顶针顶出产品,从而确保产品不会粘模,有效防止出现顶针断裂状况,保证生产有序进行。有序进行。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粘模压铸三板模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常用工具,其基本工艺过程为:将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填进模具的型腔内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
[0003]压铸件产品的脱模离不开顶针顶出,布置顶针时,应保证顶出力尽量平衡。为了达到此目的,往往会对产品结构进行微调,使之更有利于布置顶针。但是,因有些产品结构受限,而无法进行调整,基于产品本身结构也没有充足的空间去尽量平衡的布置顶针,再加上产品成型后与模芯之间存在加大的抱紧力,就会导致产品粘模,在顶出过程中甚至会造成顶针断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以克服现有压铸模具成型的产品容易出现粘模导致脱模困难及造成顶针断裂的缺陷。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前模板、第一后模板和第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第一后模板之间合围形成有型腔;所述第二后模板上固定有镶件,所述镶件沿开合模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一后模板,且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型腔中,用于参与产品成型;所述前模板和所述第一后模板之间安装有开闭器,所述前模板在开模时能够通过所述开闭器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后模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后模板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镶件从成型的产品上抽出。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后模板与所述第二后模板之间安装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后模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后模板移动的行程。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动件沿开合模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后模板与所述第二后模板之间,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后模板上,其另一端穿插在所述第二后模板上并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二后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台相配合止挡的台阶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防粘模压铸三板模还包括顶针板和若干顶针,所述顶针板可移动的布置在所述第二后模板背向所述第一后模板的一侧,若干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顶针板上,并贯穿于所述第一后模板与所述第二后模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板上还固定有若干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后模板与所述第二后模板上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防粘模压铸三板模还包括两个模脚,所述第二后模板固定在该两个模脚上;所述顶针板处于两个所述模脚之间,且两个所述模脚均设置有限位台阶,合模状态下,所述顶针板抵靠在该限位台阶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后模板上固定有分布于其四角位置的第
二导柱,所述前模板与所述第一后模板上均对应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通过将模具上与产品形成抱紧力最大的结构做成镶件,并固定在第二后模板上,利用前模板、第一后模板及开闭器的配合,确保开模时第一后模板与第二后模板先分离,使产品先与镶件进行脱模,之后再利用顶针板带动顶针顶出产品,从而确保产品不会粘模,有效防止出现顶针断裂状况,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合模状态下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防粘模压铸三板模的左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图2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图2中沿B

B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开模状态下的立体图。
[0018]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19]1、前模板;2、第一后模板;3、第二后模板;4、镶件;
[0020]5、开闭器;6、止动件;7、螺栓;8、顶针板;9、顶针;10、第一导柱;11、模脚;12、第二导柱;13、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2]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包括:前模板1、第一后模板2、第二后模板3、顶针板8、若干顶针9和两个模脚11。前模板1、第一后模板2和第二后模板3从左向右依次叠加布置,且前模板1与第一后模板2之间合围形成有铸型产品的型腔。第二后模板3右侧靠近上下端处分别使用螺钉固定在两个模脚11上,前模板1和第一后模板2均可相对于第二后模板3水平向左移动。
[0023]进一步的,顶针板8可移动的布置在第二后模板3背向于第一后模板2的右侧,若干顶针9固定在顶针板8上,并贯穿于第一后模板2与第二后模板3。开模后,顶针板8可由外部的油缸驱动带动若干顶针9将成型在第一后模板2上的产品顶出。顶针板8处于两个模脚11之间,且两个模脚11均设置有限位台阶,合模状态下,顶针板8抵靠在该限位台阶上,保证顶针9位置准确,确保产品成型质量。其中,顶针板8上还固定有四个第一导柱10,第一后模板2与第二后模板3上均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导柱1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用来提高顶针板8顶出运动的稳定性。
[0024]参阅图3,第二后模板3上固定有镶件4,镶件4呈柱形,沿开合模方向水平布置。镶件4的一端通过一固定块固定在第二后模板3上,其另一端滑动贯穿第一后模板2后,延伸至型腔中,用于参与产品成型。前模板1和第一后模板2之间安装有开闭器5,前模板1在开模时能够通过开闭器5同步带动第一后模板2相对于第二后模板3移动,从而使得镶件4从成型的产品上抽出。
[0025]本实施例中所成型的产品具有呈锥形的主体筒部,以及围绕主体筒部外周设置的凸缘,产品上处于主体筒部位置形成的抱紧力最大。而镶件4的另一端伸入型腔内的部分设
置有锥形部,本申请采用镶件4的锥形部来成型产品上抱紧力最大的主体筒部,利用前模板1、第一后模板2及开闭器5的配合,确保开模时第一后模板2与第二后模板3先分离,使产品的主体筒部先与镶件4脱离,之后再利用顶针板8带动顶针9从第一后模板2上顶出产品,从而确保产品不会粘模,有效防止出现顶针断裂状况,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开闭器5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可选的,例如可采用三上精密模具配件公司生产的C型开闭器,当施加在开闭器5上的拉力达到其所能承受上限值后,会自动脱开,且在合模时前模板1的推动下可进行自动锁扣。开闭器5的具体结构不作为本申请改进的重点,故不再展开详细赘述。
[0027]参阅图4,第一后模板2与第二后模板3之间沿开合模方向安装有止动件6,止动件6的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第一后模板2上,止动件6的另一端穿插在第二后模板3上并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台,第二后模板3上供止动件6穿过的通孔内设置有与限位凸台相对的台阶面,通过限位凸台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包括依次叠加布置的前模板(1)、第一后模板(2)和第二后模板(3),所述前模板(1)与所述第一后模板(2)之间合围形成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模板(3)上固定有镶件(4),所述镶件(4)沿开合模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一后模板(2),且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型腔中,用于参与产品成型;所述前模板(1)和所述第一后模板(2)之间安装有开闭器(5),所述前模板(1)在开模时能够通过所述开闭器(5)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后模板(2)相对于所述第二后模板(3)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镶件(4)从成型的产品上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模板(2)与所述第二后模板(3)之间安装有止动件(6),所述止动件(6)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后模板(2)相对于所述第二后模板(3)移动的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模压铸三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6)沿开合模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后模板(2)与所述第二后模板(3)之间,其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所述第一后模板(2)上,其另一端穿插在所述第二后模板(3)上并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二后模板(3)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上达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