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摩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50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摩车架,包括车头管、第一主车架、第二主车架、副车架和后轮摆臂,所述第一主车架与第二主车架设置在车头管的两侧,所述副车架设置在第一主车架第二主车架上远离车头管的一端,所述后轮摆臂转动连接在第一主车架与第二主车架上;所述第一主车架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一水平板和竖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和第二斜板的一端一体成型固定,所述竖板固定在第一斜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水平板固定在第二斜板的另一端与竖板之间;所述第一主车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第二斜板的底端固定,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与竖板的底端固定;本申请具有组装便捷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摩车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摩车架的
,具体涉及电摩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为我国常见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主要包括有一车架,引擎、油箱、龙头把手、前后轮及电装部品等装置是设置在车架上,因此车架的设计攸关车体的刚性、轴距及行驶的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摩托车车架,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217273A所揭示的一种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撑构造,其车架是由一前管50向后方斜下地延伸出主框架51,从该主框架51中间向左右分支形成一对后框架52,后框架52大体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后再向斜上方升起,主框架51上设有一托架53及一枢轴板54,引擎是分别连接固定在托架53及枢轴板54处;此车架由于引擎安装位置的关系,其轴距短,操控性佳,但车架前半部只以一主框架51支撑,且主框架是单一管体,因此其具有车架刚性不足的缺点,较不耐用且受到撞击时容易变形。
[0004]现有技术中有另一种摩托车车架,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M394279所揭示的一种跨坐型摩托车的车架结构,其包括有一转向轴管60、一上置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摩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管(1)、第一主车架(2)、第二主车架(3)、副车架(4)和后轮摆臂(5),所述第一主车架(2)与第二主车架(3)设置在车头管(1)的两侧,所述副车架(4)设置在第一主车架(2)与第二主车架(3)上远离车头管(1)的一端,所述后轮摆臂(5)转动连接在第一主车架(2)与第二主车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车架(2)包括第一斜板(21)、第二斜板(22)、第一水平板(23)和竖板(25),所述第一斜板(21)的一端和第二斜板(22)的一端一体成型固定,所述竖板(25)固定在第一斜板(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水平板(23)固定在第二斜板(22)的另一端与竖板(2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车架(2)还包括安装架(28),所述安装架(28)的一端与第二斜板(22)的底端固定,所述安装架(28)的另一端与竖板(25)的底端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21)和第二斜板(2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26),所述加强板(26)一体成型在第一斜板(21)和第二斜板(2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摩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21)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7),所述加强筋(2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翰轩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