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3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既有线路正常运营,进行施工准备,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基于线形测量数据得到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完成道岔安装,并进行静态调整和道岔梁上的轨道精调;既有线路停运,道岔梁落位后顶推前将既有线梁进行落位、对既有线轨道进行顺接精调,顶推时进行道岔梁梁体的线形监控和实时调试;基于轨道对接误差,结合第一控制标准和第二控制标准进行落梁时的精度调控;获取精度误差,进行落梁后的线路顺接;既有线路恢复运营,对道岔接驳点前后段的轨道进行精度监控,确保列车安全运营。本方法实现一次精度控制到位,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省了成本投入。入。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有砟铁路道岔横移推送接驳施工方法流程为:在待推送道岔侧面利用岔枕将道岔初步组装完成

安装横向滑移钢轨

人工配合钢索横移道岔

道岔落位

精度测量

位置调整

道岔落位

精度复测

道岔前后轨道顺接;
[0003]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0004](1)磁浮道岔长度、重量均较大且位于高架桥的道岔梁上,无法利用走行轨直接进行道岔的横移推送。
[0005](2)磁浮道岔与普通道岔的结构有所不同,需设立在结构稳定的道岔梁上,因此磁浮道岔的推送需要与道岔梁同步推送;
[0006](3)普通道岔的推送接驳在推送前仅需简单组装即可,无需进行精度控制,而磁浮道岔需要在推送前对道岔与梁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精准控制,以确保推送后能够以道岔作为控制基准进行线路顺接;
[0007](4)普通道岔施工精度要求不高,推送后可及时进行补砟或者线形调整等方式完成顺接,而磁浮道岔为钢结构,与梁体完成连接锁定后无法通过调整梁体来进行顺接;
[0008](5)磁浮道岔精度要求高,且磁浮轨道的横向调整范围有限,线路顺接难度较大;
[0009](6)磁浮道岔推送位于梁面,梁体在推送前位于临时支撑体系上,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侧方位道岔安装的精度是控制难度大;
[0010](7)推送接驳后的线路顺接方法和误差范围没有参考依据;
[0011](8)梁体推送对位误差与线路顺接误差不在同一量级,消除误差是精度控制的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通过对道岔内部精度、整体内部精度和对位精度的控制,实现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的高精度控制,解决了高架区间既有线接驳道岔精度控制难题,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省了施工投入和成本投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一次精度控制到位,避免反复调整对位。
[001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包括:
[0014]既有线路正常运营,进行施工准备,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
[0015]基于线形测量数据得到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完成道岔安装,并进行静态调整和
道岔梁上的轨道精调;
[0016]既有线路停运,道岔梁落位后顶推前将既有线梁进行落位、对既有线轨道进行顺接精调,顶推时进行道岔梁梁体的线形监控和实时调试;
[0017]基于轨道对接误差,结合第一控制标准和第二控制标准进行落梁时的精度调控;
[0018]获取精度误差,进行落梁后的线路顺接;
[0019]既有线路恢复运营,在一定时间T内对道岔接驳点前后段的轨道进行精度监控,确保列车安全运营。
[0020]进一步地,所述进行施工准备,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完成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包括:
[0021]施工现场核查、材料和人员的进场、设计标准、施工方案及施工误差指标;
[0022]土建单位和轨道或道岔施工单位以道岔接驳点为中心,确定控制点,建立同一测量控制网,统一建网误差,基于测量控制网进行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
[0023]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线形测量数据得到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包括:根据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数据计算侧方位道岔的基础脚支撑顶面高程、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道岔的轴线偏距和各断面的高程,得到侧方位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
[0024]进一步地,所述静态调整包括:
[0025]对道岔安装完成后道岔正线位和侧线位的静态数据进行验收,并进行道岔精调,现场焊接部位均进行点焊。
[0026]进一步地,所述道岔梁上轨道精调包括:
[0027]道岔梁上固定轨道进行浇筑,道岔梁上固定轨道和两侧衔接轨道进行轨道精调。
[002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前对既有线轨道进行顺接精调,包括:对既有线路落梁后既有线的大、小里程端衔接轨道进行精调,既有线路的线形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0029]7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时进行道岔梁梁体的线形监控和实时调控,包括:在道岔梁上两条轨道侧面两端建立检测点位,实时检测点位的里程、与既有线路的偏距和高程,与既有线路线形状态比对,实时调试道岔梁体推送过程的线形状态。
[0030]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轨道对接误差,结合第一控制标准和第二控制标准进行落梁时的精度调控,包括:
[0031]若道岔上轨道和既有线轨道的对接误差满足第一控制标准,调节前后端的既有线进行线路顺接;
[0032]若道岔上轨道和既有线轨道的对接误差满足第二控制标准,调节道岔内部尺寸的方式实现线路顺接;
[0033]竖向千斤顶和步履机实现对梁体的横向、纵向和高程进行三维调整。
[0034]进一步地,所述结合精度误差,进行落梁后的线路顺接,包括:
[0035]若对接误差满足第一类控制指标,则保持道岔的结构尺寸和既有线,道岔梁上两侧衔接轨道进行轨道精调和浇筑完成线路顺接;
[0036]若对接误差超出第一类控制指标且不满足第二类控制指标,则则保持道岔的结构尺寸,道岔梁上两侧衔接轨道进行轨道精调和浇筑,既有线进行高低和左右的调整;
[0037]若精度误差满足第二类控制指标,则调整道岔的结构尺寸,道岔梁上两侧衔接轨道进行轨道精调和浇筑,既有线进行高低和左右的调整。
[0038]进一步地,所述既有线路恢复运营,在一定时间T内对道岔接驳点前后段的轨道进行精度监控,确保列车安全运营,包括:
[0039]利用既有线路的天窗点结合列车的提速计划实施动态监控,所述动态监控满足:
[0040]每周不少于2次监测;
[0041]每个提速节点后进行至少一次监测;
[0042]列车正常速度运营后,继续观测1周,确认无误后锁定正线位的锁闭装置,将道岔锁死在正线位上;侧线位的锁闭装置待联调联试后在进行焊接;
[0043]若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列车故障情况时,进行岔区前后的线路排查,消除故障。
[0044]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45]1.本专利技术的精度控制方法,通过对道岔内部精度、整体内部精度和对位精度的控制,实现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的高精度控制,解决了高架区间既有线接驳道岔精度控制难题,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省了施工投入和成本投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一次精度控制到位,避免反复调整对位。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驳点道岔立面示意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驳点道岔平面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线路正常运营,进行施工准备,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基于线形测量数据得到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完成道岔安装,并进行静态调整和道岔梁上的轨道精调;既有线路停运,道岔梁落位后顶推前将既有线梁进行落位、对既有线轨道进行顺接精调,顶推时进行道岔梁梁体的线形监控和实时调试;基于轨道对接误差,结合第一控制标准和第二控制标准进行落梁时的精度调控;获取精度误差,进行落梁后的线路顺接;既有线路恢复运营,在一定时间T内对道岔接驳点前后段的轨道进行精度监控,确保列车安全运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施工准备,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完成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包括:施工现场核查、材料和人员的进场、设计标准、施工方案及施工误差指标;土建单位和轨道或道岔施工单位以道岔接驳点为中心,确定控制点,建立同一测量控制网,统一建网误差,基于测量控制网进行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线形测量数据得到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包括:根据既有线路的线形测量数据计算侧方位道岔的基础脚支撑顶面高程、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道岔的轴线偏距和各断面的高程,得到侧方位道岔安装坐标及高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调整包括:对道岔安装完成后道岔正线位和侧线位的静态数据进行验收,并进行道岔精调,现场焊接部位均进行点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上轨道精调包括:道岔梁上固定轨道进行浇筑,道岔梁上固定轨道和两侧衔接轨道进行轨道精调。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前对既有线轨道进行顺接精调,包括:对既有线路落梁后既有线的大、小里程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胡新宇易亮敏郑武刘伊青许丹朱建富徐鹤鸣周俊惠向勃赵更新肖波任勇刘建波林海斌冉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