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29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多酚、多胺基化合物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交联和聚合反应,在纳米药物载体外生成一层多酚纳米颗粒膜层,该膜层既充纳米药物载体的保护层及其之间的交联物质,也可将纳米药物载体固定在基底材料表面,与纳米药物载体一起提供涂层的纳米多级结构。再通过金属离子与多酚纳米颗粒膜层中的酚羟基发生螯合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涂层中纳米药物载体的稳定性和润湿性,延长了降解速率和酚羟基的氧化速率,并使涂层获得生物学功能。纳米膜层含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可作为二次反应平台将功能分子修饰到涂层表面,制备以药物为本体材料的涂层。为本体材料的涂层。为本体材料的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表面工程策略作为赋予生物医用材料/器械表面多功能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而被广泛研究。目前实现医用材料表面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非特异性粘附、调控炎症、选择性促进细胞生长的方法主要包括:被动防御和主动防御。
[0003]被动防御的表面被广泛研究,与疏水表面相比,亲水表面具有更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此类涂层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是亲水性表面,如修饰聚乙二醇、两亲性离子分子刷或表面亲水性基团,此涂层表面都必须依赖分子链的密度、尺寸、构象和活性,以及其在材料表面发挥亲水性作用的稳定性及持久性。生物分子一旦在服役过程中失活或大量丢失,便不能有效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因此能在涂层表面直接生成大量稳定的亲水基团且不受接枝过程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主动防御策略主要是药物负载涂层,通过药物的释放实现生物学功能。但研究发现涂层在长期服役时面临着结构稳定性、功能时效性和药效性不足(一旦涂层中负载的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药物载体分散在溶剂中,得到纳米药物载体悬浊液;(2)将多酚类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分别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分别得到多酚类缓冲液、多胺基缓冲液、氧化剂缓冲液和金属离子缓冲液;(3)在基底材料表面依次加入纳米药物载体悬浊液、多酚类缓冲液、多胺基缓冲液、氧化剂缓冲液,于基底材料表面反应后清洗,得到第一反应样品;(4)将所述第一反应样品浸没于所述金属离子缓冲液中,经反应后清洗,得到第二反应样品;(5)将活性功能分子溶解于PBS溶液,得到活性功能分子溶液;将所述活性功能分子溶液加至所述第二反应样品表面,经反应后清洗、干燥,即得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药物载体为高分子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树枝状大分子或无机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所述溶剂为水溶液、乙醇溶液或乙醇/水混合液中的一种,所述乙醇/水混合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1~5: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纳米多级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单宁酸、没食子酸、丹酚酸B、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邻苯二酚、邻苯三酚、黄酮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多胺基化合物为乙二胺、戊二胺、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

二氨基辛烷、甲基环己烷二胺、1,3

二氨基甲基环己烷、2,4,6

三氨甲基环己烷、1,4

双二氨已基环己烷、2

(3,4

二羟基苯基)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浓硝酸、高碘酸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金属离子为: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平李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