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51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包括:依次固接相连设置的针座部、延伸部和针头部;所述针座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针头部共同形成圆锥状针体结构;所述圆锥状针体结构的侧壁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微针贴片包括背衬板以及固接于所述背衬板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针贴片载药量有限,无法满足临床使用需求的问题。改善了涂敷微针药物装载方案,可有效防止药物基质溶液污染背衬,节省药物用量,从而降低制备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给药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凹槽结构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经皮给药及免疫是最为常见的药物及疫苗递送方式,相比于口服,经皮给药及免疫不经过肠道,避免了首过效应,因此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0003]现有技术中,微针贴片被视为传统注射器给药及疫苗接种的替代方案。微针贴片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经皮药物及疫苗递送方式,通过刺穿皮肤角质层进入皮肤,使皮肤局部产生微孔道,进而经微孔道达到药物快速高效递送的目的,不会触及皮下神经系统痛觉感受器而引发痛觉,且易于操作,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即可自行给药,有助于减轻医疗系统负担,具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0004]但是,制备涂敷微针过程中(蘸取法),极易导致微针贴片背衬被污染,从而导致载药量不准确、药物或疫苗的浪费等问题;此外载药量有限也是涂敷微针贴片向前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难题,尤其在需大剂量给药的特定情况下,传统的微针贴片难以达到相应的载药量要求,单次给药或免疫往往需多片微针贴片组合使用,造成材料及使用成本增加、操作流程繁琐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该微针设计有纵向及环向两个方向的凹槽,横向凹槽用于增加药物存储空间,在提高载药量的同时还能够发挥“拦截作用”,从而阻拦蘸取过程中由于毛细作用向上流动的涂层溶液。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针载药量有限及微针贴片背衬易被污染的问题。需大剂量给药时,可减少贴片用量与材料消耗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解决操作流程繁琐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包括:
[0008]依次固接相连设置的针座部、延伸部和针头部;
[0009]所述针座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针头部共同形成圆锥状针体结构;
[0010]所述圆锥状针体结构的侧壁开设有容置凹槽。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置凹槽包括环槽。
[0013]所述环槽设有至少一组,且至少一组所述环槽呈环形间隔开设于所述针座部和/或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针头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置凹槽还包括线槽。
[0015]所述线槽设有至少一组,且至少一组所述线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环槽和所述针头部
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之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槽自所述环槽延伸至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且所述线槽在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开设形成槽出口。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形成有针头端面,所述槽出口开设形成于所述针头端面。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针头端面的直径小于30um。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置凹槽还包括线槽。
[0020]所述线槽设有至少一组,且至少一组所述线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环槽和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之间,所述针头部固接设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置凹槽包括线槽。
[0022]所述线槽呈线性开设于所述圆锥状针体结构的侧壁。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槽为斜向开设布置。
[0024]一种微针贴片,包括背衬板以及若干根所述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
[0025]所述涂敷微针呈阵列式间隔固接于所述背衬板。
[002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该结构能够通过环槽及线槽有效增加微针表面的药物储放空间,同时能够借由该空间实现提升微针的载药量的需求,进而能够适配大剂量给药时的微针载药量要求,减少了单次注射的微针使用组数,降低使用成本,并且操作流程更为简易便捷,有效提升了功能实用性,具备广泛的发展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微针贴片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微针贴片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微针贴片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9]针座部1;延伸部2;针头部3;环槽4;线槽5;背衬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及微针贴片,其中,所述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包括依次固接相连设置的针座部1、延伸部2和针头部3以及呈环形开设于针体外侧壁的环槽4,用以通过环槽4有效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接相连设置的针座部、延伸部和针头部;所述针座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针头部共同形成圆锥状针体结构;所述圆锥状针体结构的侧壁开设有容置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包括环槽;所述环槽设有至少一组,且至少一组所述环槽呈环形间隔开设于所述针座部和/或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针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凹槽还包括线槽;所述线槽设有至少一组,且至少一组所述线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环槽和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自所述环槽延伸至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且所述线槽在所述针头部远离所述针座部的一端开设形成槽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低背衬污染及提升载药量的涂敷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部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姗王菁王景林李月李晓阳杨浩辛文文康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