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59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设于锻造模具一侧,包括燃烧器、集热风筒及导热风管,导热风管上对称开设两个风管接口,两个导热风管对称设于锻造模具两侧,其一端与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设有出风嘴,出风嘴呈鸭嘴状,其风口正对锻造模具外周壁,并与外周壁间具有散热间隙;该装置可独立旁置,导热风管将热流导流至锻造模具外周壁上,出风嘴汇集输出热流包裹覆盖锻造模具外周壁,在连续化生产中,形成保温层持续补充热能并减小锻造模具热量散失,降低温度波动,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还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无需对锻造模具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增设相关部件,易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投入生产加工中,且成本低、性价比高。性价比高。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汽车轻量化技术中,铝合金以其经济性、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已经在汽车轮毂、发动机、支架、壳体等零件中广泛应用;铝合金锻造件强度更好,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减轻部件重量,实现更轻量化;铝合金锻件生产通常使用模具充型,所以模具温度需要保持在400℃以上,来保证充型作业时金属的流动性,锻造模具锻造压力均在6000T以上,以使得铝合金材料充型饱满,因此,对其模具硬度和承载能力要求均较高,导致无法使用现有技术中内置管线加热的方式(或使用导热油、熔岩等加热方法),而外置加热一般使用火焰加热,热量散失率高,且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此外,锻造模具保温的一致性也是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在线保温更是难上加难;
[0003]现有技术锻造模具的保温方式一般是利用加热后的高温金属材料,在充型时给锻造模具导热保温,但需连续生产不可中断,锻造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温度持续波动,导致充型锻造生产中产生中粗精、充型不饱满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设置于锻造模具一侧,其包括燃烧器、罩设于燃烧器外的集热风筒以及导流集热风筒内热流至锻造模具侧表面的导热风管,导热风管的上部筒周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风管接口,导热风管为两个,对称设置于锻造模具两侧,其一端分别与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嘴,出风嘴呈鸭嘴状,其风口正对于锻造模具外周壁,并与外周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0007]优选地,出风嘴的风口呈与锻造模具外周壁相适应的弧形结构,两个导热风管上的出风嘴分别从锻造模具两侧隔空包覆其外周壁,出风嘴的包覆角度即弧形结构角度,其大于或等于90
°

[0008]进一步优选地,导热风管由集热风筒沿弧线延伸至锻造模具旁侧,其具有一端的圆管接口和另一端的扁高型分流区,每个导热风管另一端的分流区通过n个出风嘴进行热流分流,n≥2,n个出风嘴沿竖向均匀分布。
[0009]进一步优选地,集热风筒内设有位于燃烧器正上方的可被加热的阻燃结构,用于阻挡明火上窜,阻燃结构上具有透气通道。
[0010]进一步优选地,阻燃结构为不锈钢网丝。
[0011]进一步优选地,燃烧器为天然气燃烧器,其上设有中心分火器和外环分火器,中心分火器与保温输气管连通,外环分火器与加热输气管连通,保温输气管和加热输气管上均
设有控气电磁阀,控气电磁阀与保温控制系统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地,燃烧器上还设置有点火反吹孔,点火反吹孔通过反吹管连接集热风筒外设置的反吹泵,反吹泵与保温控制系统连接。
[0013]进一步优选地,保温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检测锻造模具温度的模具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燃烧器上的熄火感应针,燃烧器和吹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模具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反馈至相应的控气电磁阀,熄火感应针将熄火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反馈至反吹泵和开启状态的控气电磁阀。
[0014]进一步优选地,集热风筒为双层结构,包括不锈钢外壳和保温内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6]1、装置可独立设置于锻造模具一侧,通过伸出的导热风管将热流导流至锻造模具外周壁上,且使用鸭嘴状的出风嘴汇集输出热流,包裹覆盖锻造模具外周壁,在连续化生产中,形成保温层减小锻造模具热量散失,并可持续补充热能,减小其温度波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与现有技术的明火加热保温或内设加热丝等加热保温结构相比,其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无需对锻造模具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增设相关部件,更易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投入生产加工中,且成本低、性价比高;
[0017]2、设置的阻燃结构和温度控制系统,可进一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阻燃结构可防止明火窜出,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可自动切换加热和保温模式,且可在点火失败时,将集热风筒内的泄漏天然气抽出,避免筒内爆燃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锻造模具;2、燃烧器;3、集热风筒;31、风管接口;4、加热输气管;5、保温输气管;6、控气电磁阀;7、点火反吹孔;71、反吹管;8、阻燃结构;9、导热风管;10、出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2所示的一种锻造模具1在线保温装置,因其作为独立的加热保温装置,可设置于锻造模具1一侧,不需对现有的锻造模具1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增设相关部件,因此,易于实现加装和撤离,该在线保温装置包括燃烧器2、罩设于燃烧器2外的集热风筒3以及导流集热风筒3内热流至锻造模具1侧表面的一对导热风管9,燃烧器2优选天然气燃烧器2,集热风筒3与燃烧器2可分别作为独立部件,也可设置连接,使其成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两者为独立式结构,燃烧器2独立坐于集热风筒3中心,集热风筒3直接罩设在地面,汇集并输送燃烧器2产生的热流,集热风筒3为双层结构,包括作为支撑的不锈钢外壳和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内胆,保温内胆可采用浇筑料或耐热纤维制成,集热风筒3顶部为穹顶结构,其上对应于燃烧器2位置的下部筒壁均匀分布有气孔,导热风管9的上部筒周壁上对
称开设有两个风管接口31,两个导热风管9一端分别与风管接口3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嘴10,如图2所示,出风嘴10呈鸭嘴状,其具有突变截面及长型窄扁风口,产生压差提高热流流速,以使热流由其风口快速蔓延至锻造模具1外周壁上,出风嘴10与外周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以增大热流覆盖面积;
[0023]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热流对锻造模具1外周壁的包覆,以保持其稳定在400℃以上的温度,再次参照图1,出风嘴10的风口呈与锻造模具1外周壁相适应的圆弧形结构,两个导热风管9上的出风嘴10分别从锻造模具1两侧隔空包覆其外周壁,出风嘴10的包覆角度即弧形结构角度,其大于或等于90
°
,以便能够保证保温受热面域,未包覆区域利用经导热风管9弧向导流形成的热流旋流蔓延覆盖,因此,锻造模具1的外周壁横断面在两相对出风嘴10的热流包覆形成一保温层,并可对其热能进行补充;此外,由于鸭嘴状的出风嘴10在竖向方向覆盖面积有限,为了更好的对锻造模具1整个外周壁进行包覆,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模具在线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保温装置设置于锻造模具一侧,其包括:燃烧器、罩设于所述燃烧器外的集热风筒以及导流所述集热风筒内热流至所述锻造模具侧表面的导热风管,所述导热风管的上部筒周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风管接口,所述导热风管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锻造模具两侧,其一端分别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呈鸭嘴状,其风口正对于所述锻造模具外周壁,并与其外周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的风口呈与所述锻造模具外周壁相适应的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导热风管上的所述出风嘴分别从所述锻造模具两侧隔空包覆其外周壁,所述出风嘴的包覆角度即所述弧形结构角度大于或等于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风管由所述集热风筒沿弧线延伸至所述锻造模具旁侧,其具有一端的圆管接口和另一端的扁高型分流区,每个所述导热风管另一端的所述分流区连通有n个所述出风嘴,n≥2,n个所述出风嘴沿竖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风筒内设有位于所述燃烧器正上方的可被加热的阻燃结构,用于阻挡明火上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凤义吴林李云赫潘雅楠杨海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立中轻合金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