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022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申请适用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轮胎温控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启动信号,获取轮胎的实际温度;判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内;若温度差不在预设温差范围内,控制液体处理模块对换热液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轮胎升温或降温;轮胎温控系统,应用于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包括:循环模块、液体处理模块、液体处理模块包括制冷元件与制热元件,制冷元件用于对流经的换热液进行制冷处理,制热元件用于对流经的换热液进行制热处理;车辆包括轮胎温控系统或轮胎温控方法;本申请通过循环换热液实现对轮胎升温或降温的控制,通过循环模块用于实现液体的循环流通,以降低对轮胎影响。以降低对轮胎影响。以降低对轮胎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轮胎作为车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整车车重的作用;当前汽车轮胎的最外层是橡胶,而橡胶的性能易受环境的影响。乘用车在夏季或高温的户外长时间高速行车时、赛车在赛道高速续航或急加速急减速时,轮胎均会与地面高速摩擦而生热,从而加剧橡胶轮胎的老化与磨损,使得轮胎强度降低较快,易造成爆胎等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而在低温环境下,橡胶会变硬且橡胶的弹性会变差、脆性增大,易导致轮胎抓地力减小并造成打滑、刹车距离变长等情况,增加了驾驶风险。
[0003]目前的汽车中,对轮胎的升温多依靠外部热源实现,或通过慢速行驶进行暖胎,效率较低。
[0004]目前的汽车对于轮胎的降温仅依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通实现,降温效率较低且难以控制;目前也存在利用喷淋液体实现对轮胎降温的方案,但这类方案因无法实现降温液体的收集,当降温液体喷淋结束后将无法继续对轮胎进行降温,同时对轮胎喷淋液体还易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对轮胎的安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至少解决了目前的汽车轮胎升温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轮胎温控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液体处理模块的车辆,所述液体处理模块用于加热或制冷换热液并将换热液输送至轮胎处,所述换热液还能够自所述轮胎处流动至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并形成循环液路;
[0007]所述轮胎温控方法包括:
[0008]获取所述车辆启动信号,获取轮胎的实际温度;
[0009]判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内;其中,所述温度差为目标温度与所述实际温度之差的绝对值;
[0010]若温度差不在所述预设温差范围内,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对所述换热液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所述轮胎升温或降温。
[00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轮胎温控系统,应用于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温控系统包括:
[0012]循环模块,设于所述车辆上并延伸至轮胎处;
[0013]液体处理模块,设于所述车辆上并与所述循环模块相连通,所述液体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循环模块输送换热液并接收所述循环模块排出的所述换热液;
[0014]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包括制冷元件与制热元件,所述制冷元件用于对流经的所述换
热液进行制冷处理,所述制热元件用于对流经的所述换热液进行制热处理。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或所述的轮胎温控系统。
[0016]本申请针对目前的汽车轮胎升温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作出改进设计,设置液体处理模块,通过液体处理模块加热或制冷换热液,以实现对轮胎温度的控制,在轮胎和液体处理模块之间设置循环液路,以避免换热液流出影响轮胎性能,同时也能够保证换热的持续性;通过轮胎温控方法控制液体处理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得液体处理模块能够根据轮胎实际温度和预设温差范围进行升温或降温作业,以实现轮胎温度的自动控制;
[0017]本申请结构简洁,通过循环换热液实现对轮胎升温或降温的控制,通过循环模块能够实现液体的循环流通,降低对轮胎影响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升温或降温的持久性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温控方法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轮胎温控方法中升温或降温的具体条件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温控方法中余热回收方法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轮胎温控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0024]100、轮胎温控系统;
[0025]10、轮胎;
[0026]20、循环模块;
[0027]30、液体处理模块;31、主液路;311、主水泵;312、压力传感器;32、第一支路;321、制冷元件;322、制热元件;323、膨胀水箱;324、温度传感器;325、支路水泵;33、第二支路;331、供电元件;34、第三支路;341、动力元件;35、第一三通阀;36、第二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9]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
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0031]乘用车在夏季或高温的户外长时间高速行车时、赛车在赛道高速续航或急加速急减速时,轮胎均会与地面高速摩擦而生热,从而加剧橡胶轮胎的老化与磨损,使得轮胎强度降低较快,易造成爆胎等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而在低温环境下,橡胶会变硬且橡胶的弹性会变差、脆性增大,易导致轮胎抓地力减小并造成打滑、刹车距离变长等情况,增加了驾驶风险。
[0032]目前的汽车中,对轮胎的升温多依靠外部热源实现,或通过慢速行驶进行暖胎,效率较低。
[0033]目前的汽车对于轮胎的降温仅依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通实现,降温效率较低且难以控制;目前也存在利用喷淋液体实现对轮胎降温的方案,但这类方案因无法实现降温液体的收集,当降温液体喷淋结束后将无法继续对轮胎进行降温,同时对轮胎喷淋液体还易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对轮胎的安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0034]由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轮胎温控方法、轮胎温控系统及车辆,设置液体处理模块,通过液体处理模块加热或制冷换热液,以实现对轮胎温度的控制,在轮胎和液体处理模块之间设置循环液路,以避免换热液流出影响轮胎性能,同时也能够保证换热的持续性;通过轮胎温控方法控制液体处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有液体处理模块的车辆,所述液体处理模块用于加热或制冷换热液并将换热液输送至轮胎处,所述换热液还能够自所述轮胎处流动至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并形成循环液路;所述轮胎温控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启动信号,获取轮胎的实际温度;判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内;其中,所述温度差为目标温度与所述实际温度之差的绝对值;若温度差不在所述预设温差范围内,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对所述换热液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所述轮胎升温或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温度差不在预设温差范围内,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对换热液进行加热或降温,包括:分别判断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加热所述换热液;若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制冷所述换热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实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加热所述换热液;包括:分别判断所述实际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第五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依次增大;若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一加热功率加热所述换热液,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一输送功率输送所述换热液;若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二加热功率加热所述换热液,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二输送功率输送所述换热液;若所述实际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三加热功率加热所述换热液,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三输送功率输送所述换热液;若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四加热功率加热所述换热液,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以第三输送功率输送所述换热液;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功率、所述第三加热功率和所述第四加热功率依次增大,所述第一输送功率、所述第二输送功率、所述第三输送功率依次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温控方法还包括:若温度差不在所述预设温差范围内,控制所述车辆示警。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液体处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