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8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及使用方法,属于食用菌农业用具技术领域,该硬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上盖和底盖,使用前先在外壳主体里填满填料,然后盖上上盖,扣好卡扣,再从下面盖上底盖,将组装好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高压灭菌,使用时将底盖摘掉,立即将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钝角向下将外壳主体按压到土壤表面,使设有若干个孔的外壳主体底部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土壤紧密贴合。该硬质外壳可高温灭菌、可回收、装填方便、使用方便,能使外源营养包与土面紧密贴合的外源营养包外壳,取代以往的软塑料皮。取代以往的软塑料皮。取代以往的软塑料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农业用具
,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源营养包是栽培羊肚菌必需的(参见专利ZL201510532171.3),现有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是用软质塑料外皮内装谷壳、麦粒、玉米芯等填料制成的。但是存在几个问题:1.软质塑料外皮不结实,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时容易因胀袋而破裂。2.塑料外皮制造时容易有肉眼难以发现的孔洞,导致跟外界连通漏气,灭菌后外界杂菌从孔洞侵入,造成感染杂菌。3.塑料外皮不结实,灭菌、包装、运输过程容易被金属等坚硬和尖锐物品刺破,甚至因挤压而破裂。4.传统的塑料外皮的外源营养包放置时需要用钉板打孔,必需有钉板工具(专利ZL201620030851.5),使用不便。5.传统的外源营养包外皮软,内容物也较软,因此整体较软,放置到坚硬的土壤表面时,有时会因为地面起伏而无法与土面紧密贴合,即使用力按压外源营养包,也无法使之与土面贴合。6.外源营养包放到田里后,老鼠和鸟类容易咬破塑料外皮偷吃其中的麦粒。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上盖和底盖,所述外壳主体为直五棱柱形,所述直五棱柱的底面形状由一个矩形和一个钝角等腰三角形组成,所述直五棱柱的顶部第一侧面设有开口一,所述直五棱柱的底部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均设有若干个孔,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形成所述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钝角;所述上盖为底部设有开口二的长方体壳体,所述开口二的内壁尺寸与开口一的外周尺寸相适配;所述底盖为顶部设有开口三的长方体壳体,所述开口三的内壁尺寸与开口二的外周尺寸相适配;所述上盖内壁的高度与所述直五棱柱的底面中矩形的宽度相等;所述底盖内壁的高度与所述上盖外壁的高度和所述直五棱柱的底面中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高度总和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钝角为120~1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五棱柱的底面中矩形的宽度和钝角等腰三角形的高度总和为6~10cm,所述开口一的外周的长为20~30cm,开口一的外周的宽为12~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羊肚菌外源营养包的硬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昊刘天海余洋王勇彭卫红常伟张生银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