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道床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90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道床模型,包括变轨板、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通过PVC制成的变轨板、第一单元板、第二单元板、第一小弧形板、第一大弧形板、第一长度板、第二长度板、第三长度板、第二大弧度板、第二小弧度板、第三单元板、第一分叉板、第四单元板、第四长度板和第二分叉板,使得轻便具有弹性,方便安装和拆卸,然后可以吸收道床上固定枕木和轨道后运行模型列车的震动,且方便开孔配合紧固件固定枕木,且可以控制第一长度板、第二长度板、第三长度板和第四长度板的数量,从而改变整个道床的长度,方便进行调整长度,适配不同的列车运行速度教学工作,解决了现有的真实道床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和真实教学时不安全的问题。难度大成本高和真实教学时不安全的问题。难度大成本高和真实教学时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道床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模拟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道床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道床通常指的是铁路轨枕下面,路基面上铺设的石砟(道砟)垫层,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框架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支撑轨枕,把轨枕上部的巨大压力均匀地传递给路基面;并固定轨枕的位置,阻止轨枕纵向或横向移动,大大减少路基变形的同时还缓和了机车车辆轮对钢轨的冲击,便于排水。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4516232U在2015

07

29日公开了实体比例轨道施工仿真教学模型,包括有砟轨道模型结构和无砟轨道模型结构,有砟轨道模型结构底部铺设碎石道床,碎石道床上同时横向布设有数种不同类型的轨枕,轨枕上铺设第一线钢轨,第一线钢轨包括有直向钢轨和单开道岔钢轨;无砟轨道模型结构包括有三块依次铺设的轨道板,轨道板下部设下底座板,相邻轨道板之间设定位钢筋、定位锥以及加密基标,其中,第一块轨道板由双向及单向千斤顶支撑与其下底座板间隙配合,第二块轨道板与其下底座板间由模拟CA砂浆充填,第三块轨道板与下底座板浇筑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道床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轨板(1)、第一单元板(2)和第二单元板(3);所述变轨板(1)上下两端对称插接有两组第二单元板(3)和第一单元板(2);所述第二单元板(3)上插接有第一小弧形板(4)和第一大弧形板(5);所述第一小弧形板(4)和第一大弧形板(5);所述第一小弧形板(4)和第一大弧形板(5)的下端插接有第一长度板(6);所述第一长度板(6)的下端插接有第二长度板(7);所述第二长度板(7)的下端插接有第三长度板(8);所述第三长度板(8)的下端插接有第二大弧度板(9)和第二小弧度板(10);所述第二大弧度板(9)和第二小弧度板(10)的末端插接有第三单元板(11);所述第三单元板(11)上对称插接有第一分叉板(12);所述第一分叉板(12)的上端插接有多个第四单元板(13);所述第四单元板(13)的上端插接有第四长度板(14);所述第四长度板(14)的上端插接在第一单元板(2)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道床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单元板(13)上开设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权顾永蒲霜伏新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联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