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86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侧边设置有挡线板组件,且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滑动组件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沿远离挡线板组件的方向依次对称设置有两组垂直校直组件、水平校直组件和独立校直组件,所述垂直校直组件、水平校直组件和独立校直组件的操作端均设置在外侧,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架的定位组件,采用了双组平行校直组件,可以快速切换,在其中一组校直组件工作时,将另一组校直组件根据即将生产的电线种类调整并做好生产准备,节省了因为调整校直组件而浪费的工作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下线压接机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全自动下线压接机生产中,因为电线种类很多,配套压接的端子也大小不同,导致生产中各种下线工艺频繁改动。特别在部分生产厂商中,大多数时候生产订单数量少,种类多,无法连续大批量加工,需要换线生产的时间较多,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传统的全自动下线压接机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只能靠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换线效率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采用了双组平行校直组件,可以快速切换,在其中一组校直组件工作时,将另一组校直组件根据即将生产的电线种类调整并做好生产准备,节省了因为调整校直组件而浪费的工作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侧边设置有挡线板组件,且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滑动组件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沿远离挡线板组件的方向依次对称设置有两组垂直校直组件、水平校直组件和独立校直组件,所述垂直校直组件、水平校直组件和独立校直组件的操作端均设置在外侧,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架的定位组件。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套筒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定位块,所述套筒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拉杆,拉杆顶端设置有手柄,拉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销穿过移动架并插入定位块的定位孔内。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双组平行校直组件,可以快速切换,在其中一组校直组件工作时,将另一组校直组件根据即将生产的电线种类调整并做好生产准备,适用于数量少、种类多、无法连续大批量加工的电线校直工作,尤其适用于需要频繁改动校直组件各工艺参数的校直工作,节省了因为调整校直组件而浪费的工作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即使是新人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不再依赖工人的操作熟练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A区工作示意图;
[0010]图4为本技术B区工作示意图。
[0011]图中:1挡线板组件、2垂直校直组件、3定位组件、31手柄、32拉杆、33套筒、34复位弹簧、35定位销、36定位块、4水平校直组件、5独立校直组件、6底座、7滑动组件。
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侧边活动地设置有挡线板组件1,挡线板组件1具体可以为上下滑动或转动设置,在校直时可以将其移动到下侧,使电线穿过,更换生产的电线时则移动到上侧阻挡电线经过,更换调节组件后再移动到下侧正常校直作业。
[0014]底座6的上表面通过滑动组件7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沿远离挡线板组件1的方向依次对称设置有两组垂直校直组件2、水平校直组件4和独立校直组件5,垂直校直组件2由若干个上下对应的校直轮组成,其中上侧的校直轮可以上下移动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线校直,具体的可以调节螺栓的松紧完成移动和固定;水平校直组件4由若干个左右对应的校直轮组成,其中外侧的校直轮可以左右移动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线校直,具体的可以调节螺栓的松紧完成移动和固定;独立校直组件5则是由两个上下对应的校直轮组成,设置在校直的入口端,用于进线时的前期校直,其与垂直校直组件2一样,上侧的校直轮可以上下移动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线校直,具体的可以调节螺栓的松紧完成移动和固定。
[0015]所述垂直校直组件2、水平校直组件4和独立校直组件5的操作端均设置在外侧,操作端即可移动的调节端,螺栓把手等均设置在外侧,以便于根据不同直径的电线调节校直轮的距离。
[0016]本机构采用了双组平行校直组件,可以快速切换,在其中一组校直组件工作时,将另一组校直组件根据即将生产的电线种类调整并做好生产准备,适用于数量少、种类多、无法连续大批量加工的电线校直工作,尤其适用于需要频繁改动校直组件各工艺参数的校直工作,节省了因为调整校直组件而浪费的工作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即使是新人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不再依赖工人的操作熟练度。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架的定位组件3,多组校直组件和定位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固定于底座,整体安装于全自动下线压接机主机,成为一个功能模组。换线时,取下定位组件3,左右调节移动架,切换两组校直器,到位后再通过定位组件3自动定位,固定好移动架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18]具体的,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套筒33和固定设置在底座6上表面的定位块36,所述套筒33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拉杆32,拉杆32顶端设置有手柄31,手柄31设置在套筒33的外部,拉杆3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销35,所述定位块36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销35穿过移动架并插入定位块36的定位孔内,换线时,用手拉起定位组件上部手柄,左右移动,切换两组校直器,使需要工作的校直组件移动到中间位置后松开手柄,定位销即自动下落卡住定位,从而完成移动架的固定。
[001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33内设置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套接在拉
杆32外侧且复位弹簧34的底端与拉杆3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4在不受力时其向下压迫拉杆32使定位销35插入定位块36的定位孔内,可以提高定位后移动架的牢固性,使其在校直工作中更加稳定,同时在换线操作时,向上拉动手柄31,拉杆32压缩复位弹簧34,使定位销35脱离原来的定位孔后,调节移动架的位置,之后再松开手柄31,拉杆32即在复位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向下移动,使弹簧复位,定位销35自动插入相应的定位孔中,不再需要按压手柄,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导轨,移动架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导轨对应的滑槽,移动架通过滑槽在导轨上滑动设置,滑动组件7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移动架的两侧,保证了移动架移动的稳定性。
[0021]滑动组件7的两个安装座主要起限位作用,移动架的任意一端移动到其对应的安装座处时,远离此安装座的校直组件即位于中间的工作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两组校直组件分为A区校直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侧边设置有挡线板组件(1),且底座(6)的上表面通过滑动组件(7)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沿远离挡线板组件(1)的方向依次对称设置有两组垂直校直组件(2)、水平校直组件(4)和独立校直组件(5),所述垂直校直组件(2)、水平校直组件(4)和独立校直组件(5)的操作端均设置在外侧,移动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架的定位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下线压接机双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套筒(33)和固定设置在底座(6)上表面的定位块(36),所述套筒(33)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拉杆(32),拉杆(32)顶端设置有手柄(31),拉杆(3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销(35),所述定位块(36)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彬杜延安史磊侯欢欢刘杰林杰厉学光武小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在线赛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