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964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包括:排温模型标定模块,用于分别标定稳态排温模型及动态排温模型;排放优化标定模块,用于标定并验证三元催化器的排放优化方案;OBD诊断标定模块,用于进行OBD诊断项目的标定和验证。旨在不同车型更换三元催化器时进行变更标定,提高标定效率,缩短开发周期。缩短开发周期。缩短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车标定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对三元催化器等排放后处理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既要使整车排放水平满足法规要求,同时减少三元催化器贵金属含量,降低开发成本,成为汽车工程师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0003]大部分项目开发初期,受开发周期影响,三元催化器选型的贵金属含量一般偏高,且近年来贵金属价格受供需关系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价格持续走高,这些都影响整车的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不同车型三元催化器筛选时贵金属含量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旨在不同车型更换三元催化器时进行变更标定,提高标定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包括:
[0007]排温模型标定模块,用于分别标定稳态排温模型及动态排温模型;
[0008]排放优化标定模块,用于标定并验证三元催化器的排放优化方案;
[0009]OBD诊断标定模块,用于进行OBD诊断项目的标定和验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温模型标定模块包括:
[0011]稳态排温模型标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逐一进行转鼓稳态排温扫描,记录各工况下的排温进行标定;
[0012]动态排温模型标定单元,用于设定动态排温工况并根据设定的动态排温工况注意进行各工况对应的挡位和转速下的排温进行标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放优化标定模块包括:
[0014]空燃比窗口优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标定排放结果最优且稳定时的空燃比;
[0015]储氧量优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固定不同的催化器排温和排气流量,标定储氧量;
[0016]清氧优化单元,用于不同催化器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长度和断油和清氧标定;
[0017]起动优化单元,用于标定不同温度点下闭环、开环和开环减稀起动;
[0018]WLTC排放优化单元,用于完成新鲜催化器I型排放试验、老化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新鲜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验证。
[0019]进一步地,所述OBD诊断标定模块包括:
[0020]燃油系统诊断单元,用于设定燃油系统故障工况并验证故障报出是否正常;
[0021]氧传感器诊断单元,用于设定前氧响应性故障工况并验证故障报出是否正常;
[0022]催化器诊断单元,用于验证临界催化器能力;
[0023]失火诊断单元,用于制造不同失火率工况,并标定各工况对应排温,完成失火监测阈值的标定。
[0024]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排温模型标定,用于分别标定稳态排温模型及动态排温模型;
[0026]S2.排放优化标定,用于标定并验证三元催化器的排放优化方案;
[0027]S3.OBD诊断标定,用于进行OBD诊断项目的标定和验证。
[0028]进一步地,所述S1排温模型标定包括:
[0029]S11.稳态排温模型标定:设定稳态排温模型的稳态排温工况,并按照稳态排温工况进行转鼓稳态排温扫描,每个工况点待排温稳定后记录此转速和负荷下的排温进行标定;
[0030]S12.动态排温标定:分别对不同挡位、不同行驶速度、不同转速设定动态排温工况,按照动态排温工况进行排温标定;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S12动态排温标定的动态排温工况包括:
[0032]空挡tip in、tip out检查催化器排温,tipin时转速需上冲到各个转速;
[0033]次高挡高速行驶90km/h,100km/h,110km/h,120km/h,130km/h,140km/h,最高挡高速行驶100km/h,110km/h,120km/h,130km/h,140km/h,记录排温表现;
[0034]最高挡位加速到100km/h保持50s,再加速到135km/h保持30s,减速断油滑行;
[0035]3挡或4挡,全油门加速从1000rpm~5000rpm,滑行至1000rpm;
[0036]降低禁止断油的车速,高速松油门滑行,强制走最小负荷及最小点火角,检查排温是否可控;
[0037]3挡或4挡,转速从2000rpm全油门加速至3000rpm,再减速至2000rpm;从3000rpm加速至4000rpm再减速至3000rpm;从4000加速至5000再减速至4000rpm;
[0038]最高挡位至120

130km/h,全油门tip in

tip out,反复断油,验证实际温度是否可控。
[003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排放优化标定包括:
[0040]S21.空燃比窗口标定:设定空燃比窗口标定工况,发动机锁止在3挡,充分热机,按照空燃比窗口标定工况,通过排放分析仪记录排温;
[0041]S22.储氧量标定:设定储氧量标定工况,固定不同的催化器排温和排气流量,测得各定储氧量标定工况对应的储氧量并记录;
[0042]S23.清氧标定:车辆充分热机,稳定在不同的催化器温度,松油门断油,再给油门清氧,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断油和清氧;
[0043]S24.起动标定:分别在

30
°

‑7°
、25
°
、90
°
四个温度点进行开环正常起动、闭环正常起动和开环减稀起动,起动前完成CVO自学习和VVT自学习,清除发动机故障,起动后等水温到达70
°
后停止记录;
[0044]S25.WLTC排放标定:分别完成新鲜催化器I型排放试验、老化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新鲜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验证。
[0045]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中,催化器温度稳定在300~900℃。
[004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 OBD诊断标定包括:
[0047]S31.燃油系统诊断验证:制造燃油系统偏浓故障,经过后氧闭环自学习,要求燃油系统偏浓故障能可靠报出;造燃油系统偏稀故障,经过后氧闭环自学习,要求燃油系统偏稀故障能可靠报出;无故障时,无燃油系统故障误判;
[0048]S32.氧传感器诊断验证:制造前氧响应性故障,排放循环内,要求前氧响应性故障能可靠报出,IUPR分子可正常加1,排放测试结果满足法规OBD排放限值要求;无故障时,无前氧响应性故障的误判;
[0049]S33.催化器诊断验证:验证临界催化器能力,其排放结果满足法规要求;老化催化器和临界储氧量的区分度为5倍以上;装载临界催化器时,要求报出催化器劣化故障;装载老化催化器时,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温模型标定模块,用于分别标定稳态排温模型及动态排温模型;排放优化标定模块,用于标定并验证三元催化器的排放优化方案;OBD诊断标定模块,用于进行OBD诊断项目的标定和验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温模型标定模块包括:稳态排温模型标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逐一进行转鼓稳态排温扫描,记录各工况下的排温进行标定;动态排温模型标定单元,用于设定动态排温工况并根据设定的动态排温工况注意进行各工况对应的挡位和转速下的排温进行标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优化标定模块包括:空燃比窗口优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标定排放结果最优且稳定时的空燃比;储氧量优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工况,固定不同的催化器排温和排气流量,标定储氧量;清氧优化单元,用于不同催化器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长度和断油和清氧标定;起动优化单元,用于标定不同温度点下闭环、开环和开环减稀起动;WLTC排放优化单元,用于完成新鲜催化器I型排放试验、老化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新鲜催化器

型排放试验验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BD诊断标定模块包括:燃油系统诊断单元,用于设定燃油系统故障工况并验证故障报出是否正常;氧传感器诊断单元,用于设定前氧响应性故障工况并验证故障报出是否正常;催化器诊断单元,用于验证临界催化器能力;失火诊断单元,用于制造不同失火率工况,并标定各工况对应排温,完成失火监测阈值的标定。5.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排温模型标定,用于分别标定稳态排温模型及动态排温模型;S2.排放优化标定,用于标定并验证三元催化器的排放优化方案;S3.OBD诊断标定,用于进行OBD诊断项目的标定和验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排温模型标定包括:S11.稳态排温模型标定:设定稳态排温模型的稳态排温工况,并按照稳态排温工况进行转鼓稳态排温扫描,每个工况点待排温稳定后记录此转速和负荷下的排温进行标定;S12.动态排温标定:分别对不同挡位、不同行驶速度、不同转速设定动态排温工况,按照动态排温工况进行排温标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变更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动态排温标定的动态排温工况包括:空挡tip in、tip out检查催化器排温,tipin时转速需上冲到各个转速;
次高档高速行驶90km/h,100km/h,110km/h,120km/h,130km/h,140km/h,最高档高速行驶100km/h,110km/h,120km/h,130km/h,140km/h,记录排温表现;最高挡位加速到100km/h保持50s,再加速到135km/h保持30s,减速断油滑行;3挡或4挡,全油门加速从1000rpm~5000rpm,滑行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南张鹏飞刘甲一杨雨晨杜立东周伟林万国崔英杰于泽浩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