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01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包括外盘组件,所述外盘组件包括:储能盘,所述储能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导流盘,包括导流环和连接于所述导流环下端外围的连接环,所述导流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在所述导流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导流通道,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储能盘下方并连接所述储能盘的底面,在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径向内端与所述导流通道下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能装置,其结构简单,减少燃烧热能向环境散热损失,实现二次预热二次空气,有效提升燃烧热效率。有效提升燃烧热效率。有效提升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家用燃气灶具在敞开的环境下燃烧,在燃烧器外围无聚能装置时,燃烧热能以辐射及对流等方式向环境散失热量,热效率低,燃烧热效率较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63%(嵌入式)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结构简单,减少燃烧热能向环境散热损失,实现二次预热二次空气,有效提升燃烧热效率。
[0004]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包括外盘组件,所述外盘组件包括:储能盘,所述储能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导流盘,包括导流环和连接于所述导流环下端外围的连接环,所述导流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在所述导流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导流通道,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储能盘下方并连接所述储能盘的底面,在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径向内端与所述导流通道下端相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环周向间隔设有朝上延伸的多个凸起部,每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底面连接固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脚,在所述储能盘的侧壁周向间隔设有与所述支脚数量相等的多个安装口,所述支脚设置于对应所述安装口处并与所述储能盘过盈配合。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环对应所述安装口的位置处设的缺口,所述支脚的下端穿过所述缺口并延伸至所述连接环下方。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口的下边缘靠近所述底面布置,所述支脚设有朝向所述储能盘开口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底面相配合卡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脚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延伸的上凸台和下凸台,在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下凸台之间形成有所述卡槽。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凸台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安装孔,所述下凸台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或者,所述支脚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凸台和所述下凸台的安装孔。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脚的外侧面上端固设有沿所述储能盘外侧壁向上延伸的凸边,所述凸边抵接所述储能盘外侧壁。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具有第二通孔的反射盘组件,所述反射盘组件设置于
所述储能盘内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盘组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在所述反射盘组件与所述储能盘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盘上端部形成有朝内折弯的第一翻边,所述反射盘组件上端部形成有朝外且向下折弯的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留有连通所述环形空腔的环形间隙。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盘组件包括反射盘和至少三个支锅片,所述反射盘设置于所述储能盘内且其具有第二通孔,在所述反射盘与所述储能盘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全部所述支锅片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反射盘上,每个所述支锅片分别连接所述反射盘和所述外盘组件。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盘设有与所述支锅片数量相等且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切槽,每个所述支锅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射盘内,且其顶部高于所述反射盘顶部,每个所述支锅片的下端穿过所述切槽与所述外盘组件的支脚可拆卸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盘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在每个所述支锅片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位于其下方支脚顶部相抵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聚能装置,导流盘包括导流环和连接于导流环下端外围的连接环,导流环插设于储能盘的第一通孔内并用于套设于燃烧器上端外表面,在导流环、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导流通道,连接环设置于储能盘下方并连接储能盘的底面,在连接环与底面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通道,导流通道通过进气通道与环境大气相连通,结构简单,不仅可以减少燃烧热能向环境散热损失,而且可以对二次空气进行二次预热以及导流,使燃烧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聚能装置的爆炸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聚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聚能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能盘与导流盘的爆炸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能盘与导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盘组件的爆炸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盘组件的爆炸图。
[0029]图中:1

外盘组件,101

导流通道,102

进气通道,11

储能盘,1101

底面,1102

小平面,1103

第一翻边,111

第一通孔,112

安装口,
[0030]12

导流盘,121

导流环,122

连接环,1221

凸起部,1222

缺口,13

支脚,131

卡槽,132

下凸台,1321

避空槽,133

上凸台,1331

安装孔,134

凸边,135

避空孔;2

反射盘组件,21

反射盘,210

第二翻边,211

第二通孔,212

切槽,22

支锅片,23

连接板,231

螺纹孔;3

环形空腔;4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32]参考图1

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用于安装在燃气灶的燃烧器,该聚能装置包括外盘组件1、反射盘组件2和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盘组件(1),所述外盘组件(1)包括:储能盘(11),所述储能盘(1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111);导流盘(12),包括导流环(121)和连接于所述导流环(121)下端外围的连接环(122),所述导流环(121)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在所述导流环(12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导流通道(101),所述连接环(122)设置于所述储能盘(11)下方并连接所述储能盘(11)的底面(1101),在所述连接环(122)与所述底面(1101)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通道(102),所述进气通道(102)径向内端与所述导流通道(101)下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22)周向间隔设有朝上延伸的多个凸起部(1221),每个所述凸起部(1221)与所述底面(1101)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组件(1)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脚(13),在所述储能盘(11)的侧壁周向间隔设有与所述支脚(13)数量相等的多个安装口(112),所述支脚(13)设置于对应所述安装口(112)处并与所述储能盘(11)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22)对应所述安装口(112)的位置处设的缺口(1222),所述支脚(13)的下端穿过所述缺口(1222)并延伸至所述连接环(122)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12)的下边缘靠近所述底面(1101)布置,所述支脚(13)设有朝向所述储能盘(11)开口的卡槽(131),所述卡槽(131)与所述底面(1101)相配合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3)的内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延伸的上凸台(133)和下凸台(132),在所述上凸台(133)与所述下凸台(132)之间形成有所述卡槽(1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133)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安装孔(1331),所述下凸台(132)对应所述安装孔(1331)的位置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银李宗洋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