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64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罩和柔性风管,排风罩通过连接组件与喷灯平台连接,并随喷灯平台同步运动,排风罩位于喷灯平台的喷灯组件上方,排风罩上连接有排风管,柔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排风罩与喷灯平台连接,实现排风罩随喷灯平台同步运动,再通过柔性风管与排风罩上的排风管连接,并连接到风机,其中,柔性风管保证了排风罩可相对风机移动,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工艺排风。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工艺排风。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工艺排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预制棒
,尤其是指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光棒(光纤预制棒)企业生产车间所用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罩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工人在芯棒对接时会将喷灯座移动到车床两侧位置,然后进行对接,而排风罩的排风孔基本都设计在中部,所以火焰燃烧的热量会排到车间工作区域,使得车床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不利于生产人员操作跟踪设备。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排风效果好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包括:
[0005]排风罩,所述排风罩通过连接组件与喷灯平台连接,并随所述喷灯平台同步运动,所述排风罩位于所述喷灯平台的喷灯组件上方,所述排风罩上连接有排风管;
[0006]柔性风管,所述柔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风阀,所述柔性风管通过所述风阀与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风阀调节所述排风管内的压力。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排风管连接以检测所述排风管内的压力。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阀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排风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柔性风管连接,所述柔性风管通过喉箍与第二法兰紧固。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阀为手动风阀或电动风阀。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喷灯平台连接,所述排风罩吊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通过转接板与所述喷灯平台连接,所述转接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连接支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竖直部连接,所述喷灯平台通过螺栓与所述水平部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罩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罩内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支架配合将所述排风罩夹持,并通过螺栓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风管为硅胶风管。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排风罩与喷灯平台连接,实现排风罩随喷灯平台同步运动,再通过柔性风管与排风罩上的排风管连接,并连接到风机,
其中,柔性风管保证了排风罩可相对风机移动,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工艺排风。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排风罩的仰视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0024]1、芯棒;2、车床;3、齿条;4、驱动组件;5、卡盘;
[0025]10、喷灯平台;11、喷灯组件;
[0026]20、排风罩;21、排风管;30、柔性风管;40、风阀;41、第一法兰;42、第二法兰;43、喉箍;50、压力表;60、连接支架;61、转接板;70、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

3所示,为技术优选本实施例中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罩20和柔性风管30,排风罩20通过连接组件与喷灯平台10连接,并随喷灯平台10同步运动,排风罩20位于喷灯平台10的喷灯组件11上方,排风罩20上连接有排风管21,柔性风管30的一端与排风管21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可选地,柔性风管30为硅胶风管等。
[0029]其中,喷灯平台10设置在车床2上,通过驱动组件4驱动喷灯平台10在车床2上移动。可选地,车床2上设有齿条3,喷灯平台10通过齿轮与齿条3连接,通过驱动组件4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3配合,实现喷灯平台10在车床2上移动。可选地,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齿轮转动。
[0030]工作时,芯棒1的两端通过卡盘5固定,使芯棒1保持在喷灯组件11上方,排风罩20的下方,可通过驱动组件4带动卡盘5转动,实现芯棒1的转动。
[0031]本技术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排风罩20与喷灯平台10连接,实现排风罩20随喷灯平台10同步运动,再通过柔性风管30与排风罩20上的排风管21连接,并连接到风机。其中,柔性风管30保证了排风罩可相对风机移动,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工艺排风。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风阀40,柔性风管30通过风阀40与排风管连接,风阀40调节排风管21内的压力。便于调节风压,保证燃烧释放的热量被集中排走。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50,压力表50与排风管21连接以检测排风管21内的压力。便于风阀40对风压进行调节。可选地,风阀40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41与排风管2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42与柔性风管30连接,柔性风管30通过喉箍43与第二法兰42紧固。
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0034]可选地,风阀40为手动风阀或电动风阀。工人可根据需求调节风阀40的开度,从而改变排风管21内部压力大小。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60,连接支架60的底部与喷灯平台10连接,排风罩20吊装在连接支架60上。可选地,连接支架60的底部通过转接板61与喷灯平台10连接,转接板61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连接支架60通过螺栓与竖直部连接,喷灯平台10通过螺栓与水平部连接。
[0036]进一步地,排风罩20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60连接。参照图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排风罩20内设有压板70,压板70与连接支架60配合将排风罩20夹持,并通过螺栓连接。
[003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罩,所述排风罩通过连接组件与喷灯平台连接,并随所述喷灯平台同步运动,所述排风罩位于所述喷灯平台的喷灯组件上方,所述排风罩上连接有排风管;柔性风管,所述柔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管连接,另一端与风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阀,所述柔性风管通过所述风阀与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风阀调节所述排风管内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排风管连接以检测所述排风管内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排风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柔性风管连接,所述柔性风管通过喉箍与第二法兰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棒对接车床排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东东俞佳宾王祥蒋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精密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