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62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炒锅,所述炒锅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远离炒锅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撑板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底端贯穿横板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具有对炒锅底部的食品进行颠炒,避免长时间被加热,使其受热不均匀,造成食品部分被烧焦,这样有效保证了装置加工食品的口感。这样有效保证了装置加工食品的口感。这样有效保证了装置加工食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菜品的炒制依赖人员的操作,对火候、调料等影响口感的因素全靠操作者的经验,特别是中式菜品,一般人很难烹饪出可口的菜肴,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炒锅的开始得以发展,食品炒锅种类也越加繁多。
[0003]现有的装置在对食品进行加工时,在炒锅底部中心处会经常不容易被翻炒到,这容易造成食品长时间被加热,使其受热不均匀,造成食品部分被烧焦,这样会影响整体影响食品的口感,且会造成经济损失。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解决了在炒锅底部中心处会经常不容易被翻炒到,这容易造成食品长时间被加热,使其受热不均匀,造成食品部分被烧焦,这样会影响整体影响食品的口感,且会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炒锅,所述炒锅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远离炒锅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撑板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底端贯穿横板顶部,并延伸至至炒锅内腔,所述主动杆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件,所述主动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左右两侧均啮合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内腔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顶端均插接在放置板底端,所述旋转杆底端均插接在横板顶部,所述旋转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块,所述放置板内腔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安装有长颈漏斗,所述长颈漏斗底端均贯穿横板顶部。
[0007]所述承重板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炒锅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外侧边缘均套接有防热套。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腔靠近顶部处均贯穿设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腔远离衔接杆一侧处和相邻衔接板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腔均共同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板远离衔接板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衔接板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相邻支撑板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炒锅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U型板,所述U型板底部中心处贯穿设有滑座,并与其固定安装,所述滑座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贯穿炒锅底部,并固定安装有推动件,所述滑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套接有防水塞,所述防水塞顶部固定安装在炒锅底部,所述滑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顶端均固定安装在U型板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承重板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前端贯穿电机箱内腔前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安装有推动杆。
[0011]优选的,所述长颈漏斗相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前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前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内腔中心处均贯穿设有移动杆,并与其固定安装,所述移动杆前侧远离长颈漏斗一端处均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后侧远离长颈漏斗一端处均铰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远离靠近长颈漏斗一侧处均固定安装在相邻弧形块一侧,所述移动杆远离旋转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远离旋转杆的一侧均贯穿相邻长颈漏斗一侧。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和转动盘,使装置在通过长颈漏斗定量下料的过程中,还能通过滑杆带动推动件上下移动,有效对炒锅底部的食品进行颠炒,避免长时间被加热,使其受热不均匀,造成食品部分被烧焦,这样有效保证了装置食品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电机箱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承重板;2、支撑板;3、炒锅;4、支撑柱;5、电机箱;6、第一伺服电机;7、搅拌件;8、推动件;9、横板;10、长颈漏斗;11、主动齿轮;12、主动杆;13、从动齿轮;14、旋转杆;15、第二伺服电机;16、弧形槽;17、放置板;18、支撑杆;19、转动盘;20、推动杆;21、转动杆;22、滑座;23、限位弹簧;24、滑杆;25、U型板;26、安装板;27、衔接杆;28、缓冲弹簧;29、固定板;30、螺纹杆;31、衔接板;32、活动槽;33、升降板;34、活动杆;35、移动杆;36、移动板;37、移动块;38、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电机箱右视
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包括承重板1,承重板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支撑板2,支撑板2之间设有炒锅3,炒锅3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31,衔接板31远离炒锅3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2,支撑板2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横板9,横板9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7,放置板17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5,第二伺服电机15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杆12,主动杆12底端贯穿横板9顶部,并延伸至至炒锅3内腔,主动杆12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件7,主动杆12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左右两侧均啮合设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内腔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顶端均插接在放置板17底端,旋转杆14底端均插接在横板9顶部,旋转杆14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弧形槽16,弧形槽16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块,放置板17内腔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安装有长颈漏斗10,长颈漏斗10底端均贯穿横板9顶部。
[0022]承重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之间设有炒锅(3),所述炒锅(3)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31),所述衔接板(31)远离炒锅(3)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2),所述支撑板(2)顶部共同固定安装有横板(9),所述横板(9)顶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板(17)底部靠近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杆(12),所述主动杆(12)底端贯穿横板(9)顶部,并延伸至至炒锅(3)内腔,所述主动杆(12)左右两侧靠近底端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件(7),所述主动杆(12)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左右两侧均啮合设有从动齿轮(13),所述从动齿轮(13)内腔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顶端均插接在放置板(17)底端,所述旋转杆(14)底端均插接在横板(9)顶部,所述旋转杆(14)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开设有弧形槽(16),所述弧形槽(16)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块,所述放置板(17)内腔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安装有长颈漏斗(10),所述长颈漏斗(10)底端均贯穿横板(9)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炒锅(3)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外侧边缘均套接有防热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投料的食品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内腔靠近顶部处均贯穿设有衔接杆(27),所述衔接杆(27)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内腔远离衔接杆(27)一侧处和相邻衔接板(31)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腔均共同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所述固定板(29)远离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晓周秋波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