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39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码设备,包括有机体和用于打码的打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被隔板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配置所述打码机构,而所述第二空间用于配置控制打码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及能对所述第一空间的打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进行收集的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包括有连接管以及连接在连接管末端的吸尘罩,所述隔板上具有供所述连接管穿过的过线孔,而所述吸尘罩朝向所述打码机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隔板的分隔作用和在其上开设过线孔,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难度的同时,还能避免操作人员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健康。员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健康。员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打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缸体等发动机零部件、油门等传动零部件、刹车片等刹车零部件等,在汽车零部件出厂前需要在其上标注各种型号等信息,有利于零部件的跟踪和溯源,标注内容是零部件信息的载体。
[0003]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刻印多为人工刻号,但人工刻号效率低且难度也较大,因此,现有技术中对汽车零部件的刻印技术进行了改进,如专利号为ZL202022309589.7(授权公告号为CN213289068U)的中国技术《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激光刻码机》,该技术的激光刻码机通过设置第一夹具部、第二夹具部、激光扫码部和多工位移动部,从而实现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激光打码,提高了打码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0004]现有打码设备结构的设计典型如上述专利的激光刻码机,但打码设备在打码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值守在打码设备的工位上,打码设备打码产生的粉尘会被吸入到操作人员的身体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并能避免操作人员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健康的打码设备。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打码设备,包括有机体和用于打码的打码机构,所述机体被隔板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配置所述打码机构,而所述第二空间用于配置控制打码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及能对所述第一空间的打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进行收集的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包括有连接管以及连接在连接管末端的吸尘罩,对应地,所述隔板上具有供所述连接管穿过的过线孔,而所述吸尘罩朝向所述打码机构设置。
[0007]为了使第二空间内的设备散热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机体邻近所述控制单元和/或所述粉尘收集器的壁部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部。
[0008]为了实现操作人员能观察打码机构的工作情况,优选地,所述机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并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门体,并在所述第一门体上设有窗口以及能覆盖住所述窗口的透明面板。
[0009]为了实现操作人员对粉尘收集器滤芯的更换,优选地,所述机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并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门体。
[0010]为了能够调整打码机构与待打码产品的相对打码距离,优选地,所述打码机构包括有连接在所述隔板上的第一机架、能相对所述第一机架上下滑移的第一机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座上的激光打码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机座滑移的第一驱动件,而所述隔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激光打码器并排设置并用于视觉检测的工业相
机。其中不同的打码距离可以适应不同的打码位置,当待打码产品位于打码机构下方时,第一驱动件带动激光打码器沿着第一机架运动,使激光打码器的出光口对准打码位置并开始打码,完成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自动到下个打码位置并调整好焦距再开始打码,打完最后一个码时回位。
[0011]为了使待打码产品能在打码机构和工业相机下方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还设置有能相对所述隔板移动并调整待打码产品相对所述打码机构或所述工业相机水平距离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工业相机和所述激光打码器之下。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打码产品的定位机构。
[0012]为了实现操作人员对该打码设备的操作,优选地,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检测数值的显示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隔板将打码机构独立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内,而将控制打码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及将打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收集的粉尘收集器共同放置在相对于第一空间独立并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内,能避免操作人员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影响健康;由于第一空间位于第二空间之上,能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观察打码过程,而第二空间相较第一空间位于更低位,便于操作人员调试打码设备,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难度;另外,隔板不仅具有分隔作用,还在其上开设有过线孔,使得第一空间内设置的吸尘罩通过连接管连通位于第二空间内的粉尘收集器,使其走线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打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略去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局部示意图(略去第二门体);
[0017]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略去机体一侧的门板);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业相机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打码机构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

6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打码设备包括有机体1和用于打码的打码机构2,机体1被隔板3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1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12,第一空间11用于配置打码机构2,而第二空间12用于配置控制打码设备的控制单元4以及能对第一空间11的打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进行收集的粉尘收集器5,粉尘收集器5包括有连接管51以及连接在连接管51末端的吸尘罩52,对应地,隔板3上具有供连接管51穿过的过线孔31,而吸尘罩52朝向打码机构2设置。
[0022]本实施例的机体1如图1

3所示,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检测数值的显示屏9和用于报警的三色灯10,比如当激光打码器23在打码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或者自动读码器25检验出打码完成的标识不合格的情况时,该三色灯10会亮红灯给予操作人员报警提示。机体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空间11连通的第一开口14,并在机体1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14
的第一门体15,并在第一门体15上设有窗口151以及能覆盖住窗口151的透明面板152,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打码机构2的工作情况。机体1上还开设有与第二空间12连通的第二开口16以及能打开或关闭第二开口16的第二门体17,在打开第二门体17的状态下,操作人员能对粉尘收集器5的滤芯进行更换。机体1邻近控制单元4和粉尘收集器5的壁部均设有两个用于散热的散热部13,本实施例中的散热部13为散热口,在确保第二空间12内的设备散热效果好的同时更易于加工。
[0023]本实施例的工业相机6和移动机构7如图5所示,隔板3上安装有第二机架61,在第二机架61上设有能安装工业相机6的第二机座62,第二机座62上还设置了两个用于给工业相机6补光的补光灯63,补光灯63设置在工业相机6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63为环形灯,补光灯63能够使工业相机6清晰的识别待打码产品上的信息。隔板3上还设置有能相对隔板3移动并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码设备,包括有机体(1)和用于打码的打码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被隔板(3)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1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12),所述第一空间(11)用于配置所述打码机构(2),而所述第二空间(12)用于配置控制打码设备的控制单元(4)以及能对所述第一空间(11)的打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进行收集的粉尘收集器(5),所述粉尘收集器(5)包括有连接管(51)以及连接在连接管末端的吸尘罩(52),对应地,所述隔板(3)上具有供所述连接管(51)穿过的过线孔(31),而所述吸尘罩(52)朝向所述打码机构(2)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邻近所述控制单元(4)和/或所述粉尘收集器(5)的壁部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部(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11)连通的第一开口(14),并在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能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14)的第一门体(15),并在所述第一门体(15)上设有窗口(151)以及能覆盖住所述窗口(151)的透明面板(1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码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华孟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