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827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水联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调车员携带手持机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驶向码头,行驶到装卸线大门外的电子围栏A区域;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通过定位手持机判断电子围栏C区域内无作业人员,再触发门禁控制装卸线大门开启;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1;返回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2;N1=N2,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集装箱取送作业方式均采用智能系统操作、核对以确保高效及安全运行,程序简便且安全系数高,作业效率高。作业效率高。作业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水联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铁水联运是一种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多式联运的一种模式。从铁路装卸场站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两个大系统车辆相互取送作业角度考虑,铁路车辆进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般按照铁路调车作业方式进行,需要遵守《铁路调车作业》(TB/T 30002

2020)相关规定,同时需要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无人化管理需求(自动化作业区现场无人作业)和安全管理需要(现场有人作业时装卸设备需要停止作业)。
[0003]集装箱取送流程如下:
[0004]①
调车员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到达装卸线大门,由调车员人工触发门禁,向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送请求开门信息。
[0005]②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收到请求开门信息,确认装卸区作业人员退出至安全区域及装卸机具停止作业后,远程控制门禁开启。
[0006]③
铁路车辆进入装卸区,人工摘钩或连挂后,调车员乘坐铁路车辆退出至装卸线大门外,由调车员确认全部人员退出后,人工触发门禁,向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送请求关门信息。
[0007]④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收到请求关门信息,确认调车员全部退出后,远程控制门禁关闭。
[0008]上述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9]1.集装箱取送作业方式均采用人工操作、核对,程序较为繁琐,作业时间较长。
[0010]2.没有可靠的安全设备提供保障,如果装卸人员或调车员误滞留装卸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铁水联运中集装箱取送流程采取人工方式导致流程繁琐且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调车员携带手持机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驶向码头,行驶到装卸线大门外的电子围栏A区域,触发安全交接系统;
[0014]S2,安全交接系统通过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此时铁路车辆停止在装卸线大门前等待大门开启;
[0015]S3,通过定位手持机判断电子围栏C区域内无作业人员,再触发门禁控制装卸线大门开启;
[0016]S4,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
进行计数为N1;
[0017]S5,铁路车辆进入装卸区,人工摘钩或连挂后,调车员乘坐铁路车辆返回;返回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2;
[0018]S6,安全交接系统判断N1=N2,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
[0019]优选地,所述S2具体包括:安全交接系统通过广播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或通过手持机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
[0020]优选地,所述S6之后还包括:大门关闭后,广播通知装卸人员继续作业。
[0021]优选地,所述S6还包括:
[0022]若N1不等于N2,则安全交接系统控制铁路车辆停止,并通过广播或手持机告诉调车员走出装卸区;
[0023]当此时电子围栏B区域的手持机数量N2=N1时,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
[0024]优选地,所述手持机内设有5G+北斗定位模块,且各调车员及装卸区作业人员配备不同型号的手持机。
[0025]优选地,所述装卸区设置广播设备,用于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
[0026]优选地,所述装卸线大门处设置门禁装置,通过接收安全交接系统的指令控制大门开启或关闭。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实现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8]计算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调车员的位置及数量发出指令给门禁控制单元;
[0029]定位单元,用于获取调车员手上手持机以实时掌握调车员及作业人员所在位置;
[0030]安全警示单元,用于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
[0031]门禁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接收计算机控制单元的指令控制大门开启或关闭。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时实现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的步骤。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管理类程序,所述计算机管理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的步骤。
[003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调车员携带手持机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驶向码头,行驶到装卸线大门外的电子围栏A区域,触发安全交接系统;安全交接系统通过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此时铁路车辆停止在装卸线大门前等待大门开启;通过定位手持机判断电子围栏C区域内无作业人员,再触发门禁控制装卸线大门开启;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1;铁路车辆进入装卸区,人工摘钩或连挂后,调车员乘坐铁路车辆返回;返回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2;安全交接系统判断N1=N2,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集装箱取送作业方式均采用智能系统操作、核对以确保高效及安全运行,程序简便且安全系数高,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流程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调车员携带手持机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驶向码头,行驶到装卸线大门外的电子围栏A区域,触发安全交接系统;
[0042]S2,安全交接系统通过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此时铁路车辆停止在装卸线大门前等待大门开启;
[0043]S3,通过定位手持机判断电子围栏C区域内无作业人员,再触发门禁控制装卸线大门开启;
[0044]S4,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并进入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调车员携带手持机从铁路装卸场站乘坐铁路车辆驶向码头,行驶到装卸线大门外的电子围栏A区域,触发安全交接系统;S2,安全交接系统通过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关闭装卸机具并迅速撤离装卸区,此时铁路车辆停止在装卸线大门前等待大门开启;S3,通过定位手持机判断电子围栏C区域内无作业人员,再触发门禁控制装卸线大门开启;S4,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1;S5,铁路车辆进入装卸区,人工摘钩或连挂后,调车员乘坐铁路车辆返回;返回时进入电子围栏B区域,安全交接系统对手持机数量进行计数为N2;S6,安全交接系统判断N1=N2,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安全交接系统通过广播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或通过手持机通知装卸区作业人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之后还包括:大门关闭后,广播通知装卸人员继续作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交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还包括:若N1不等于N2,则安全交接系统控制铁路车辆停止,并通过广播或手持机告诉调车员走出装卸区;当此时电子围栏B区域的手持机数量N2=N1时,则控制铁路车辆通过装卸线大门后再触发门禁控制大门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与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健汪洋成威何姗方亚非李瑞顾闻龚雪汪洋王增力耿赟张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