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9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在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以及中岩墙内各设有一排沿隧道纵向的支护桩,在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横向的用于洞口边仰坡支护的抗滑桩板墙;在隧道的左洞洞口和右洞洞口顶部均设有一套拱导向墙和一超前大管棚,任一套拱导向墙的一端与隧道左侧或右侧的支护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岩墙内支护桩固定连接;在靠近洞口仰坡及位于三排支护桩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沿竖向的可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的钢管桩,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钢管桩注浆加固、抗滑桩板墙、支护桩套拱及超前大管棚等支护方式结合的联合支护进洞方式,可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成功保障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成功保障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成功保障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满足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的大跨度、大断面隧道开始修建。因城市区域建构筑物密集,较多城市隧道不可避免会下穿居民小区、公共建构筑物等,同时受交通地理位置影响,多数城市隧道埋深浅、净距小,洞口施工条件复杂。
[0003]洞口施工素来是隧道工程施工的一个难点,常有“进洞难”之说,尤其是浅埋、软弱围岩、小净距、下穿建筑等隧道,洞口施工更加困难,控制不当容易引发洞口边仰坡滑塌或地表建筑物沉降开裂甚至倒塌等现象。隧道进洞的设计与施工深受地形、地质、气象及隧道周边环境等因素所影响。一般隧道洞口段地质较为软弱,不易形成压力拱抵抗围岩压力,而且施工时边坡与隧道的不稳定现象常相互影响,恶化施工条件。
[0004]由于洞口围岩自稳能力差,为了降低隧道开挖时对围岩的扰动,在隧道暗洞施工前一般需要采取必要的进洞支护措施,以保证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国内以往隧道进洞是以传统超前支护形式为主,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前大管棚进洞法、盖挖进洞法、钢架配合双层超前小导管进洞法等,但是,在隧道洞口段的特殊地形、地质、周边环境条件下,采用较为单一的支护方式往往不足以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特别是浅埋、软弱围岩、小净距、下穿建筑等隧道,对变形控制要求极为严格,有必要采用多种支护方式结合的联合支护进洞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隧道洞口的支护方式较为单一,对于浅埋、软弱围岩、小净距、下穿建筑的隧道,不足以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在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以及中岩墙内各设有一排沿所述隧道纵向的支护桩,在所述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横向的用于洞口边仰坡支护的抗滑桩板墙;在隧道的左洞洞口和右洞洞口顶部均设有一套拱导向墙和一超前大管棚,任一所述套拱导向墙的一端与所述隧道左侧或右侧的所述支护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岩墙内所述支护桩固定连接;在靠近洞口仰坡及位于三排所述支护桩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沿竖向的可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的钢管桩。
[0008]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隧道左右两侧设置横向的抗滑桩板墙,对洞口边仰坡形成支护,确保垂直开挖后滑坡体稳定,有效控制洞口边仰坡位移变形;通过设置三排支护桩,利用两侧的支护桩对周边建筑物进行隔离保护,中间支护桩对小净距中岩墙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套拱导向墙,与支护桩连接形成桥跨棚户结构,增强进洞施工时的围岩稳定性,同时设置超前大管棚,对洞口段拱顶进行预加固,改善围岩的变形条件;此外,
通过在在靠近洞口仰坡及位于三排所述支护桩之间的区域设置钢管桩,通过钢管桩注浆,对洞口周围软弱围岩进行注浆支护,确保了仰坡稳定,防止仰坡滑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隧道洞口的支护方式较为单一,对于浅埋、软弱围岩、小净距、下穿建筑的隧道,不足以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钢管桩注浆加固、抗滑桩板墙、支护桩套拱及超前大管棚等支护方式结合的联合支护进洞方式,可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成功保障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和套拱导向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者通过各自内部的钢筋焊接实现固定连接,两者连接稳固可靠,对洞口的加固效果较佳。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隧道洞顶地面埋设有格构梁,所述格构梁与三排所述支护桩的桩顶固定连接;且部分所述钢管桩的顶端与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格构梁用于对洞顶地面载荷形成支撑,且支护桩、格构梁和钢管桩之间紧固连接,使得隧道洞口的支护结构更佳稳固,加固效果更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格构梁包括分别位于左洞和右洞顶部的左格构梁和右格构梁,两者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隧道左侧和右侧的所述支护桩桩顶固定连接,两者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中岩墙内所述支护桩桩顶固定连接,将格构梁分割为左格构梁和右格构梁,分别施工,降低施工难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格构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与所述支护桩顶部的钢筋焊接;与所述格构梁连接的所述钢管桩顶部锚固于所述格构梁的混凝土内,三者之间连接稳固可靠,对洞口的加固效果较佳。
[0013]进一步的,任一所述套拱导向墙包括一节第一套拱和两节第二套拱,三者通过混凝土依次连接形成整体,如此设置的套拱导向墙比较长,可以在其上方留出较大空间以形成横向的道路。
[0014]进一步的,所述超前大管棚为双层的超前大管棚,所述第一套拱上设置有工字钢拱架及定位钢筋,用于所述双层的超前大管棚的导向管定位,设置双层超前大管棚对洞口段拱顶进行预加固,改善围岩的变形条件,增强拱部“承载拱”作用,使围岩应力通过长管棚、套拱导向墙、支护桩直接传递到坚实的基岩上,从而减少围岩作用在初支钢架上的应力,达到有效控制洞身沉降变形的目的。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排沿横向的所述抗滑桩板墙,双排的抗滑桩板墙可进一步确保滑坡体稳定,控制洞口边仰坡位移变形,同时两排抗滑桩板墙之间可形成位于洞顶的横向道路。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钢管桩注浆加固、双排抗滑桩板墙、支护桩套拱及双层超前大管棚等支护方式结合的联合支护进洞方式,可有效控制隧道洞口段的变形,成功保障了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抗滑桩及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0018]图2为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0019]图3为套拱导向墙立面图;
[0020]图4为套拱导向墙俯视图;
[0021]图5为套拱导向墙剖面图;
[0022]图6为第一套拱立面图;
[0023]图7为第一套拱内导向管定位结构剖面图;
[0024]图8为钢管桩平面布置图;
[0025]图9为格构梁平面布置图;
[0026]图10为隧道洞口剖面图。
[0027]图中标记:1

支护桩,2

抗滑桩板墙,21

抗滑桩,3

套拱导向墙,31

第一套拱,32

第二套拱,311

导向管,4

钢管桩,5

左格构梁,6

右格构梁,7

洞口仰坡,8

钢管桩布置区,9

模筑二衬混凝土,10

后浇混凝土,11

车行道路,12

景观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以及中岩墙内各设有一排沿所述隧道纵向的支护桩(1),在所述隧道洞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横向的用于洞口边仰坡支护的抗滑桩板墙(2);在隧道的左洞洞口和右洞洞口顶部均设有一套拱导向墙(3)和一超前大管棚,任一所述套拱导向墙(3)的一端与所述隧道左侧或右侧的所述支护桩(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岩墙内所述支护桩(1)固定连接;在靠近洞口仰坡(7)且位于三排所述支护桩(1)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沿竖向的可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的钢管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1)和套拱导向墙(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者通过各自内部的钢筋焊接实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洞顶地面埋设有格构梁,所述格构梁与三排所述支护桩(1)的桩顶固定连接;且部分所述钢管桩(4)的顶端与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洞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姜伟杨征黄国忠周春智卢志龙陈日胜左斌程卫东罗以旋谢人杰邓忞成王惠鸿曹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