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740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基层,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框格梁,混凝土框格梁分隔形成多个框格,框格内回填有种植土,种植土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打设有穿过种植土层进入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布设,以加强钢丝网为界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上打设有透水孔。上述系统和方法可改善现有框格内客土绿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0001]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岩质边坡成为各类交通、水利、地质灾害等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分项。施工完成的岩质边坡岩体裸露,不具有生态功能。同时,受到水流、日照等自然因素侵蚀,会产生风化损伤现象,影响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工程建设者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边坡防护。对于岩质边坡而言,多采用挂网锚喷、格构防护、主动防护网防护等防护形式,但上述防护形式均属于硬质防护,防护后边坡表面仍光滑裸露,感官效果不良,不具有生态绿化功能。对于岩面存在节理裂隙等不良结构面构造,且坡体需要增加稳定措施的边坡,格构防护是一种常见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岩石边坡格构防护技术通过在岩石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施工框格梁,框格梁尺寸一般采用30cm(宽)*40cm(高),框格梁内间距一般采用2.5m或3.0米间距,根据边坡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框格梁交叉处施工锚钉进行锚固,从而形成格构防护体系。岩石边坡格构防护体系施工完成后,坡体表面仍处于硬质裸露状态,工程中常采用客土喷播方式完善其绿化功能。当边坡坡度较小时,一般小于60度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框格内部客土喷播的方式,基本可以达到边坡复绿的目标。但对于边坡坡度大于60度的陡峭边坡,框格内客土喷播种植土会产生流动堆积现象,产生上部与框格梁产生脱开,下部堆积的框格内上薄下厚的问题。因框格梁有一定高度,当存在降雨或者地表沿坡面径流情况时,会在框格内产生积水及水流冲刷现象,破坏框格内客土防护效果,防护耐久性和整体效果较差。
[0003]基于此背景,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内部生态防护技术,可改善现有客土绿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该防护系统可改善现有框格内的绿化和种植土固定,并同时提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基层,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框格梁,混凝土框格梁分隔形成多个框格,其特征是:所述框格内回填有种植土,种植土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打设有穿过种植土层进入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布设,加强钢丝网与所述锚钉连接固定,以加强钢丝网为界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上打设有多个深入到所述种植土中的透水孔。
[0006]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格梁内侧打设有植筋孔,植筋孔设置在框格梁内部钢丝网高度处,按照50cm间距钻孔植筋,采用植筋胶孔内锚固牢固,植筋采用直径12mm螺纹钢,端
部制作90度弯钩,以加强与钢丝网的连接可靠度,植筋深入格构梁内10cm,伸出长度10cm,所述加强钢丝网的四周连接在混凝土框格梁内侧的连接植筋上。
[0007]优选的,所述锚钉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筋,通过钻孔方式插入岩石基层不少于50cm;锚钉水平和横向间距根据框格尺寸设置,水平竖直均匀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钢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1mm的勾花镀锌钢丝网,钢丝网与锚钉交接处,采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四周与框格梁植筋连接牢固,形成防护层骨架体系。
[000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格梁高度为30

40cm,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的厚度为8

10cm,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下部回填所述种植土。
[0010]优选的,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通过喷射方式施工形成,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厚度不小于8cm,顶部高程与框格梁顶面齐平。
[0011]优选的,所述透水孔用于保证防护体系水分供应,透水孔垂直于边坡设置。
[0012]优选的,构成所述框格的混凝土框格梁内侧呈回字形台阶状,所述加强钢丝网边缘设置于回字形台阶上,并采用多个螺杆与设置于回字形台阶上螺孔连接锁紧所述加强钢丝网。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4]岩石边坡生态混凝土防护技术是近年来工程中采用的一种生态绿化技术,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提供边坡生态防护功能的同时,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刷性,提高了防护结构的耐久性。对于存在节理裂隙的岩质边坡,格构防护是一种常用防护体系。格构内部也长采用客土喷播进行生态防护。但对于坡度大于60度的陡峭边坡而言,框格内部客土喷播存在重力流动堆积厚度不均、框格内积水及水流冲刷严重等问题,防护效果及耐久性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内部生态防护技术,可改善现有客土绿化技术存在问题,提升边坡防护的整体品质和生态功能。
[0015]为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了进行如下改进:
[0016]1、通过设置锚钉、加强钢丝网及格构内部锚钉,形成防护层骨架,提高防护材料的稳定性。
[0017]2、混凝土格构梁高度一般较厚,通过在生态防护层下部回填种植土,改善生态防护层植物生长条件,改善绿化效果。
[0018]3、表层设置生态混凝土防护层,防护层顶面与框格梁高度齐平,并利用生态混凝土强度特性,提高防体系耐久性和抗冲刷能力。
[0019]4、通过设置透水孔,既作为水体补充渗流的通道,并可作为储水空间,在地表径流及降雨时储存部分水体,缓慢渗入防护层内部,改善防护层养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所在地形位置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的局部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框格内锚钉的分布示意图。
[0024]图5为框格内透水孔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6]参照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基层1,现浇混凝土基层1表面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框格梁2,混凝土框格梁2是一种格构梁,混凝土框格梁2分隔形成多个框格3,所述框格3内回填有种植土4,种植土4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5,生态混凝土防护层5中打设有穿过所述种植土层进入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1内部的锚钉6,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5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7,加强钢丝网7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1表面布设,加强钢丝网7与所述锚钉6连接固定,以加强钢丝网7为界所述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基层,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框格梁,混凝土框格梁分隔形成多个框格,其特征是:所述框格内回填有种植土,种植土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打设有穿过种植土层进入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布设,加强钢丝网与所述锚钉连接固定,以加强钢丝网为界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上打设有多个深入到所述种植土中的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框格梁内侧打设有植筋孔,植筋孔设置在框格梁内部钢丝网高度处,按照50cm间距钻孔植筋,采用植筋胶孔内锚固牢固,植筋采用直径12mm螺纹钢,端部制作90度弯钩,以加强与钢丝网的连接可靠度,植筋深入格构梁内10cm,伸出长度10cm,所述加强钢丝网的四周连接在混凝土框格梁内侧的连接植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陡峭边坡格构防护框格内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锚钉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筋,通过钻孔方式插入岩石基层不少于50cm;锚钉水平和横向间距根据框格尺寸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传波张海亮孙富学李辉孙巍康聪聂大祥焦国太冉钊烨丁仕强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