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边坡修复
的
技术介绍
[0002]凹形边坡上部陡,下部急剧变缓,坡脚界限不明显,凹形坡面在各种山坡地貌形态中是稳定性比较差的一种,且凹形边坡分布广泛,修复难度大。部分坡体基岩裸露,部分坡体裂隙结构面发育,加之雨水侵蚀及风化作用,坡体坍塌、崩塌等灾害屡屡发生。而对于凹形边坡的修复为多数情况下裸岩不动,下部多数为覆土种植,修复方法单一且修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对不同坡度的裸岩边坡分别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式进行修复,修复后不仅坡面稳定,而且生态修复稳定,保证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在上部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采用挂网喷播,在中部坡面平台全面覆土绿化,在下部坡面采用格构,在道路一侧靠近坡脚处设置挡土墙,并种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部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采用挂网喷播,在中部坡面平台全面覆土绿化,在下部坡面采用格构,在道路一侧靠近坡脚处设置挡土墙,并种植行道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凹下凸型边坡的上部坡面整形,并成为上陡下缓的阶梯状边坡;2)边坡上部陡峭段设置用于实现坡面加固以及限制落石运动范围主动防护网;3)在上部坡面采用挂网喷播;4)中部坡体平台乔灌混植;5)下部边坡坡面较缓采用格构;6)在道路一侧靠近坡脚处设置拦石墙防止崩塌掉块;7)在道路旁栽植乔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首先现场踏勘,确定坡体危岩,然后采取穿孔爆破和机械采挖的方式清除坡面不稳定的岩土体并削坡整形坡面,形成上陡下缓的阶梯状边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状边坡的上部边坡坡面角为65
°
,中部平台宽度15m,下部边坡坡面角为35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上凹下凸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测量放线确定固定主动防护网的锚杆(3)安装孔位,自上向下钻凿锚杆孔并清孔,然后安装锚杆并注水泥砂浆,从上向下铺设格栅网(4),两张格栅网间使用横向钢丝绳(5)和纵向钢丝绳(6)进行横纵向串联,并将横纵向串联的钢丝绳进行连接并固定在加固锚杆(3)上,然后安装锚垫板并施加预应力,使格栅网张紧并紧贴坡面或稍压入地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