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68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所公开的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两套反应组件,且两套反应组件之间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反应组件内设一个反应腔或反应组件内被分隔为多个反应腔,多个反应腔沿同一径向依次设置且相互之间不相通;所述反应腔内被分隔为两个气体通道和填料容纳腔,气体进入相应气体通道之后经相应侧通气孔进入相应填料容纳腔,在填料容纳腔内与水解剂或吸附剂发生反应后,经另一侧通气孔进入相应气体通道进入壳体内,后续经冷却和另一反应组件中吸附反应后经气体出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高炉煤气水解和脱硫塔内设置水解区和脱硫区,在一个塔内实现了煤气干法脱硫工艺中全部工艺过程,减少了工艺设备的数量,降低成本、节省占地面积。节省占地面积。节省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脱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煤气总硫含量在100~200mg/Nm3之间,其中有机硫以羰基硫(COS)为主,占比约80%,现有技术一般将其水解或氢解转化为H2S再进行脱除;无机硫以硫化氢(H2S)为主,占比约20%,可以采用脱硫剂直接脱除硫化氢。
[0003]目前的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以干法脱硫工艺为主,高炉煤气首先进行除尘除水,再进行有机硫的水解转化,最后进行无机硫脱除。由于精脱硫装置一般置于TRT或BPRT之后,煤气温度范围波动较大,而有机硫水解温度与无机硫脱除温度一般不同,因此通常的干法精脱硫装置需要除尘、温度控制、水解、脱硫等多个模块,导致前期投资成本大、占地面积大、系统阻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新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包括塔体,沿轴向,塔体底部设有气体进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塔体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两套反应组件,且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包括塔体,沿轴向,塔体底部设有气体进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塔体内沿轴向依次设有两套反应组件,且两套反应组件之间设有冷却装置;每套反应组件内设一个反应腔或每套反应组件内被分隔为多个反应腔,多个反应腔沿同一径向依次设置且相互之间不相通;各反应腔内沿所述同一径向依次被分割为三个腔体,分别为第一气体通道、填料容纳腔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填料容纳腔之间的第一隔板上以及第二气体通道与填料容纳腔的第二隔板上均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轴向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轴向顶部设有第二通气口;靠近气体进口的反应组件的各填料容纳腔内填充有水解剂;靠近气体出口的反应组件的各填料容纳腔内填充有吸附剂;从气体进口进入的煤气经各第一通气口进入相应第一气体通道之后经相应侧通气孔进入相应填料容纳腔,在填料容纳腔内与水解剂发生反应后,经另一侧通气孔进入相应第二气体通道,之后经第二通气口排出反应腔进入塔体内,后续依次经冷却装置、另一反应组件发生吸附后经气体出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套反应组件内被分隔时所沿径向相同或互相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与下方反应组件之间设有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用于将进入的煤气加热或冷却到水解发生的温度;从气体进口进入的煤气经温控装置调温后,调温后的煤气经各第一通气口进入相应第一气体通道之后经相应侧通气孔进入相应填料容纳腔,在填料容纳腔内与水解剂发生反应后,经另一侧通气孔进入相应第二气体通道,之后经第二通气口排出反应腔进入塔体内,后续经另一反应组件发生吸附后经气体出口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瑞龙冯想红杜金凤靳虎陈雷段甲英王鸿博黄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