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62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具有驱动部安装腔和压缩部安装腔,并且对应驱动部安装腔区域的壳体外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条散热筋;导风罩,围合在壳体散热筋的外侧;每相邻两条散热筋之间的间隙均与导风罩形成一条散热通道;内风扇,设置在驱动部安装腔内,并装配在阳转子的传动轴上,用于搅动使驱动部安装腔内各处热量均匀;外风扇,设置在壳体后端,并装配在阳转子传动轴的尾端上,用于加速空气在散热通道中流动;风扇罩,罩封在外风扇外侧;风扇罩的内部空间与散热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风冷系统结构,在保证散热降温效果的同时,提升了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IP防护等级。等级。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双螺杆空气压缩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由驱动部、压缩部两部分组成,驱动部包括装配在机壳中的电机转子、电机定子,压缩部包括装配在机壳中的一对互相啮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阴、阳转子。驱动部的电机转子与压缩部的阳转子传动连接,工作时,驱动部带动压缩部的阴、阳转子旋转,由阴、阳转子对进入机壳的气体压缩后排出。
[0003]为保证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运行质量,避免设备长时间运行出现超高温情况致使驱动部中磁钢、绝缘纸等配件失效,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驱动部配备风冷、油冷等冷却系统。
[0004]目前用于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风冷系统一般包括设置在驱动部一侧由电机转子驱动的风扇,以及开设在机壳上的散热孔。由于机壳上开设了直接与内部空间连通的散热孔,并且为保证通气量散热孔不宜过小,使得采用该风冷系统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护等级一般只能符合IP23的规定。(防护等级IP23是指: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电器内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12.5mm)的外物侵入;防雨或防止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度的方向所喷洒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
[0005]由此可见,目前采用风冷系统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不能有效实现防尘,当设备被应用于钢铁煤矿行业时,工作环境中的铁灰、煤尘可能会进入设备内部造成驱动部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通过优化风冷系统结构以达到提升双螺杆空气压缩机IP防护等级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阳转子的传动轴内嵌在电机转子中,并延伸至壳体外部;该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包括:
[0008]一体成型的壳体,具有驱动部安装腔和压缩部安装腔,并且对应驱动部安装腔区域的壳体外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条散热筋;
[0009]导风罩,围合在壳体散热筋的外侧;每相邻两条散热筋之间的间隙均与导风罩形成一条散热通道;
[0010]内风扇,设置在驱动部安装腔内,并装配在阳转子的传动轴上,用于搅动使驱动部安装腔内各处热量均匀;
[0011]外风扇,设置在壳体后端,并装配在阳转子传动轴的尾端上,用于加速空气在散热
通道中流动;
[0012]风扇罩,装配在壳体后端,用于罩封外风扇;风扇罩的内部空间与散热通道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壳体前端设有用于密封压缩部安装腔的排气轴承座及端盖,壳体后端设有用于密封驱动部安装腔的电机后盖;
[0014]电机后盖与风扇罩之间形成外风扇安装空间;电机后盖与阳转子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轴封件。
[001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外风扇与阳转子传动轴键连接,并通过轴卡限制外风扇的轴向运动。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是对双螺杆空气压缩机中风冷系统的一种改进,具体改进点在于采用封闭式壳体,在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散热筋及散热通道,并通过设计内、外两级风扇,利用内风扇搅动驱动部安装腔内的气体,使腔内各处热量均匀并传导给壳体,同时利用外风扇加速空气在散热通道中流动,对壳体外侧壁及散热筋降温散热,以上,实现对双螺杆空气压缩机中压缩部的降温冷却,避免设备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运行而影响设备排气量及使用寿命。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未在壳体上开设散热孔,而是在壳体的驱动部安装腔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腔体内驱动部的降温冷却,保证良好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了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IP防尘防水等级。
[0018]应用本技术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防护等级能够符合IP55的规定。(防护等级IP55是指: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灰尘的侵入量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防持续至少3分钟的低压喷水。)
[0019](2)本技术中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部、压缩部分体设置使两者需要通过联轴器或法兰连接而造成的驱动部与压缩部同轴度差、占用空间大等问题。本技术中的壳体在一体铸造成型时直接形成驱动部安装腔和压缩部安装腔,使装配后的驱动部、压缩部可以实现同轴度在0.01mm以内,并且装配时无连接间隙、无累积配合公差,因此设备在运行时振动得以大大减小(在2mm/s以内),轴承与轴封寿命也得以被延长。
[0020]另外,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使对轴封的更换也更加简单便捷,只需将驱动部的电机转子取下,然后取出轴封盒再更换轴封即可(传统分体式结构需要拆除法兰、联轴器等部件)。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关系的爆炸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状态下的结构关系剖视图;
[0025]图中:1、壳体;2、导风罩;3、风扇罩;4、内风扇;5、外风扇;6、散热筋;7、排气轴承座;8、端盖;9、电机后盖;10、轴封件;11、轴卡;12、阳转子;13、电机转子;
[0026]C1、驱动部安装腔;C2、压缩部安装腔;C3、外风扇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实施例 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
[0029]应用有本实施例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其压缩部中阳转子12的传动轴内嵌在电机转子13中,与电机转子13形成内嵌式一体轴直连结构,并且阳转子12传动轴的端部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以装配固定下述的外风扇5。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导风罩2、风扇罩3、内风扇4和外风扇5。
[0031]壳体1是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具有驱动部安装腔C1和压缩部安装腔C2两个腔室,其中,对应驱动部安装腔C1区域的壳体1外侧壁上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条散热筋6。并且,如图1所示,壳体1前端装配有用于密封压缩部安装腔C2的排气轴承座7,排气轴承座7上安装有端盖8;壳体1后端装配有用于密封驱动部安装腔C1的电机后盖9。
[0032]上述的阳转子12传动轴的端部即由驱动部安装腔C1延伸至电机后盖9外侧,并且阳转子12传动轴的该轴段与电机后盖9之间设置有轴封件10。
[0033]导风罩2围合固定在壳体1散热筋6的外侧,用于封闭每相邻两条散热筋6之间间隙的顶部,使每个间隙均与导风罩2形成一条散热通道。本实施例中,导风罩2由铁皮制成。
[0034]风扇罩3固定在壳体1后端,风扇罩3与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阳转子的传动轴内嵌在电机转子中,并延伸至壳体外部;该防尘防水风冷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具有驱动部安装腔和压缩部安装腔,并且对应驱动部安装腔区域的壳体外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条散热筋;导风罩,围合在壳体散热筋的外侧;每相邻两条散热筋之间的间隙均与导风罩形成一条散热通道;内风扇,设置在驱动部安装腔内,并装配在阳转子的传动轴上,用于搅动使驱动部安装腔内各处热量均匀;外风扇,设置在壳体后端,并装配在阳转子传动轴的尾端上,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杜江涛刘铭梁晓红高竞高赛尚金克赵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通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