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及其脱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711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及其脱模方法,包括大顶块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大斜顶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小斜顶,其中大顶块位于大斜顶的上方,小斜顶处于大顶块与大斜顶之间,正对产品上倒扣位置。所述大顶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小斜顶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T型滑槽;所述大斜顶的顶部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内底面上插装固定有第二导轨,小斜顶容置于滑动腔内,其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下滑槽;所述小斜顶的外端部抵在产品倒扣位置,与之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较为灵巧,有利于实现产品上倒扣的脱模处理,完成整个塑料制品的脱模,保证了整个产品的完好,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率。型的生产效率。型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及其脱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产品脱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及其脱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船舶、汽车,小到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塑料制品有着密切的关系。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塑胶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则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经注塑机高压射入由动模和定模扣合构成的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然而根据产品加工的需求,有些塑料制品的内侧往往设置有倒扣,如说明书附图1中所示产品的倒扣结构(A部分),而倒扣结构的成型往往在模具内配合有特定的结构以完成相应注塑,但也因此导致成型的倒扣产品在脱模时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脱模结构方可实现,且容易造成倒扣结构的损坏,破坏产品表面,影响整个塑料制品的质量,进而影响注塑成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及其脱模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包括大顶块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大斜顶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小斜顶,其中大顶块位于大斜顶的上方,小斜顶处于大顶块与大斜顶之间,正对产品上倒扣位置。所述大顶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小斜顶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T型滑槽;所述大斜顶的顶部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内底面上插装固定有第二导轨,小斜顶容置于滑动腔内,其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下滑槽;所述小斜顶的外端部抵在产品倒扣位置,与之相适配。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为T型长条滑块,滑动配合于小斜顶上方的T型滑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呈方柱形结构,其顶端容置于小斜顶底部的下滑槽内,所述下滑槽的后端开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导轨的设置方向呈相对垂直交叉设置,小斜顶上T型滑槽与下滑槽的设置方向同样呈相对垂直交叉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的设置方向与大斜顶后方的斜导柱之间存在相对夹角,两者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
°
~3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大斜顶上滑动腔的左侧壁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一个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正对小斜顶上T型滑槽的一端。
[0010]进一步地,注塑成型时,所述小斜顶的顶面与大斜顶的顶面平齐,小斜顶内嵌在滑动腔内,大斜顶的顶面与大顶块的底面贴合密封;所述小斜顶的外端面与大斜顶的外端面、
大顶块的外端面均呈平齐状态。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还请求保护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的工艺方法,利用上述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先,大斜顶和大顶块一同在Z向上往上顶出,大斜顶、小斜顶和大顶块在Z向上相对静止,向倒扣脱模方向运动,小斜顶在第一导轨和T型滑槽的配合作用下伴随大顶块同步竖直向上运动;随后大斜顶在与其相配合的斜导柱的作用下向斜上方做同步抽出运动,与之固定的第二导轨做同步运动,由于下滑槽与第二导轨之间的相对限位滑动,致使小斜顶沿第一导轨向X轴的反方向移动,完成倒扣的二次脱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较为灵巧,有利于实现产品上倒扣的脱模处理,完成整个塑料制品的脱模,保证了整个产品的完好,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注塑成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小斜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小斜顶的底部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大顶块的底部结构视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大顶块与小斜顶的配合关系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大斜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大斜顶与小斜顶的配合关系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注塑成型产品脱模示意图;
[0022]图中:1、注塑产品,2、大顶块,3、大斜顶,4、小斜顶,21、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2、斜导柱,33、活动空间,41、T型滑槽,42、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另外,在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如图2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包括大顶块2及其顶出动力
组件、大斜顶3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小斜顶4,按照注塑成型模具的加工要求,所述大顶块2位于大斜顶3的上方,而小斜顶4则处于大顶块2与大斜顶3之间,小斜顶4的前端正对注塑产品1上的倒扣位置(如图1中A部分所示出的弯折倒扣)。所述大顶块2的底部、对应产品倒扣位置的一边,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21,如图5中B部分所示,所述第一导轨21为T型长条滑块;与之对应的是,所述小斜顶4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导轨21相适配的T型滑槽41,产品注塑成型以及脱模时,第一导轨21滑动配合在小斜顶顶面的T型滑槽41内。所述大斜顶3的顶部、同样在靠近产品倒扣位置的一侧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前端开口,其内底面上插装固定有第二导轨31,如图7中C部分所示,所述第二导轨31呈扁平的方柱形结构,第二导轨31的顶端突出滑动腔的内底面,其突出高度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同时,第二导轨31的长度设置方向与大斜顶3后侧相配合的斜导柱32的方向之间存在相对夹角,该相对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
°
~30
°
。所述小斜顶4容置于大斜顶3上设置的滑动腔内,在小斜顶4的底面设有与第二导轨31相适配的下滑槽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顶块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大斜顶及其顶出动力组件、小斜顶,其中大顶块位于大斜顶的上方,小斜顶处于大顶块与大斜顶之间,正对产品上倒扣位置;所述大顶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小斜顶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T型滑槽;所述大斜顶的顶部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内底面上插装固定有第二导轨,小斜顶容置于滑动腔内,其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下滑槽;所述小斜顶的外端部抵在产品倒扣位置,与之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为T型长条滑块,滑动配合于小斜顶上方的T型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呈方柱形结构,其顶端容置于小斜顶底部的下滑槽内,所述下滑槽的后端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导轨的设置方向呈相对垂直交叉设置,小斜顶上T型滑槽与下滑槽的设置方向同样呈相对垂直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倒扣脱模的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的设置方向与大斜顶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刘媛单士友周方李伟张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