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20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包括斜顶部件、支撑部件及顶出杆,所述支撑部件与斜顶部件之间形成产品成型所需的注塑夹缝。所述斜顶部件包括顶块、斜顶头和带动斜顶部件完成抽芯动作的动力组件,斜顶头固定设置于顶块的上部并横向突出于顶块;所述支撑部件的上端设置有与斜顶头相适配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面能够与斜顶头的底面相抵;所述顶出杆连接固定于支撑部件的底端,其下端固定于定模,带动支撑部件与定模同步运动。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支撑部件来防止填充过程中因注塑压力将斜顶头压下,避免了撤压后斜顶头的反弹动作,保证了产品表面的光滑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提升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产品成型,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大到船舶、汽车,小到螺丝、纽扣等,无不与塑料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塑胶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则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经注塑机高压射入由动模和定模扣合构成的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然而产品填充过程中注射压力大,如图1中所示a位置,其与第一注塑进胶口相近,填充完成后胶料的冷却速度较慢,且用于成型的斜顶因其设置结构存在较长的悬臂段,强度较差,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胶料注塑填充完成后,该位置不再受到注射压力的挤压,斜顶头发生反弹导致局部胶料受挤压产生表面印迹,产品成型表面形成明显的斜顶印,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设置于注塑模具中定模的产品成型腔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部件、支撑部件以及顶出杆,所述支撑部件容置于定模内,且与斜顶部件之间形成产品成型注塑夹缝;所述斜顶部件包括顶块、斜顶头和动力组件,斜顶头固定设置于顶块的上部并横向突出于顶块,顶块的下方设置用于控制斜顶部件抽芯的动力组件;支撑部件位于斜顶头的下方,其上设置有与斜顶头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面与斜顶头的底面相抵;所述顶出杆的上端连接固定支撑部件的底端,顶出杆的下端固定于定模内,带动支撑部件与定模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注塑出印的斜顶结构,设置于注塑模具中定模的产品成型腔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部件、支撑部件以及顶出杆,所述支撑部件容置于定模内,且与斜顶部件之间形成产品成型注塑夹缝;所述斜顶部件包括顶块、斜顶头和动力组件,斜顶头固定设置于顶块的上部并横向突出于顶块,顶块的下方设置用于控制斜顶部件抽芯的动力组件;支撑部件位于斜顶头的下方,其上设置有与斜顶头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面与斜顶头的底面相抵;所述顶出杆的上端连接固定支撑部件的底端,顶出杆的下端固定于定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媛孙文强王洪波赵群司词崔创耿子峰史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