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座舱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不断水涨船高,对汽车的各种性能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为应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汽车不断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高速发展,这就推动汽车电子电器系统逐渐向集成式架构发展。通过减少控制器的数量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线束数量,提升控制器硬件性能、控制器之间连接集成线束、高度集成的软件程序等举措,提升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水平。
[0003]汽车座舱是消费者感受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第一场景,智能座舱体验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智能座舱集成程度体现了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水平。
[0004]目前智能座舱系统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方式较为单一,且易受到传输速率影响,不仅传输时间无法保证,对于图像文件等数据交互的逻辑还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上电后,判断座舱系统的控制器之间当前传输的数据类型;当确定当前传输的类型为图像数据时,检测并基于图像传输状态、画面模式设置以及座舱系统中涉及的控制器的LVDS芯片状态,决策传输与否并展示对应的界面信息;当确定当前传输的类型为文件数据时,由座舱系统的第一控制器获取外部的文件数据,并打开第一控制器的对应界面,检测并基于在界面上的操作以及涉及的控制器之间的USB线束连接状态,决策是否向座舱系统的第二控制器的缓存传输文件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图像传输状态包括:在确定由第一控制器向第二控制器传输图像数据后,由所述图像传输状态确定第一控制器的图像传输状态是否就绪;若未就绪,则第二控制器不作响应;若就绪,则请求第二控制器接收图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画面模式设置包括:由图像数据的画面模式设置确定是否存在预设的画面显示,若不存在,则第二控制器不作响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智能座舱多功能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座舱系统中涉及的控制器的LVDS芯片状态,决策传输与否并展示对应的界面信息包括:在请求第二控制器接收图像数据后,检测第一控制器及第二控制器的LVDS芯片是否锁定传输信号;若锁定信号,则判断传输的图像数据是否正常;在确定图像数据正常后,第二控制器开始接收图像数据并按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宇,李雪梅,刘风友,王亮,朱杉,许华军,胡威,李超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