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的压力传感组件、寿命评估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一般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压力传感组件、寿命评估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数量迅速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实践中发现,采用常规充电策略时,主要影响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因素为充电过程中充电包体积膨胀,进而会使得电池组自身以及绑扎电池组的钢带等原件在该膨胀力的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变形。
[0003]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监控到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力的变化,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膨胀力需要单独测试,这样的测量办法较为繁琐,导致电池循环测试的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压力传感组件、寿命评估系统及方法,可以对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对电池模组的膨胀力进行检测,实现电池模组寿命评估。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压力传感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其中,所述压力传感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之间;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一传导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第二传导件;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夹设于所述第一传导件与第二传导件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感测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组件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为所述电芯的厚度的整数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到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芯到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到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芯到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的距离的差值为所述电芯厚度的整数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件和所述第二传导件为金属板,所述第一传导件和所述第二传导件的高度与所述电芯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传导件和所述第二传导件的宽度与所述电芯的宽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件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配合的固定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导件与所述第一电芯之间的第一绝缘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导件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的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中的至少一个为柔性绝缘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是柔性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为刚性绝缘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导件平行设置的第一绝缘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绝缘部垂直设置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第一绝缘分部和第二绝缘分部,所述第一绝缘分部与所述第二绝缘分部沿所述第一绝缘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绝缘分部之间形成第一容纳区,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绝缘分部之间形成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二电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区,所述第二传导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电芯的顶面或者底面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弹性,用于使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压力传感组件之间的间距因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弹性形变而变化。11.一种电池模组的寿命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良,吴长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