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麦玉米轮作是华北地区粮食作物最主要的种植模式,玉米秸秆应该还田还是离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和科研人员;
[0003]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加土壤的缓冲性;但秸秆腐解需要固定土壤氮素,与下茬小麦生长产生“争氮效应”,有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能固定耕层土壤中50
‑
90kg/ha的速效氮,造成小麦分蘖少、苗黄等现象,尤其在秸秆量大、耕作深度较浅的情况下,秸秆还田负面效应更加明显;秸秆离田能消除由于秸秆腐解造成的“争氮效应”,利于下茬小麦的出苗、分蘖,但减少了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归还,土壤肥力提升缓慢,阻碍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0004]经过长期试验研究表明,以不影响下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下、玉米秸秆最适宜切段还田量,在旋耕(深度15cm左右)条件下,适宜比例为55%—70%(最佳比例64%),但是,目前大多选择秸秆粉碎还田,或者全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位于所述机体(1)前进方向后端设置的切段装置(2),且所述机体(1)前方具有多个引导板(101),所述机体(1)中部布置有存储回收装置(3);所述存储回收装置(3)包括由前进方向依次布置用于秸秆切割的切断部(4)、用于输送秸秆的导向传送部(5)、以及粉碎回收用的环切收集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段装置(2)包括转盘(201)、摆臂(202)和连接臂(203);所述摆臂(202)一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切刀(204);所述连接臂(203)两端分别与转盘(201)和摆臂(202)转轴连接,且与所述转盘(201)连接处为偏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4)包括位于所述机体(1)中部的两组行进通道(401)、以及与所述行进通道(401)连通的回转通道(402);所述行进通道(401)的下方设有切割片(403),上方设有成对且倾斜布置的第一传送带(404);所述回转通道(402)内设有齿盘(405),沿所述齿盘(405)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可伸缩的卡接部(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秸秆部分切段还田联合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7)包括成对布置的弹性齿板(701),以及位于所述弹性齿板(701)一侧的拉簧(702);所述齿盘(405)内部设有弧形轨道(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马,杨军方,杨文方,孙彦铭,贾良良,黄少辉,邢素丽,耿暖,杨慧敏,聂浩亮,张静,王欣雅,任艺,赵彤彤,耿丛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