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95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减碳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计算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基础评价和行为评价,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及医疗建筑减碳率;计算二级评价指标,预设二级指标各子指标的参考标尺,利用二级指标对医疗建筑碳排放进行评价,得到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空调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和碳汇系统评价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兼顾宏观自较法和横向对比法的优点,既可以满足建筑自身与自身的纵向比较,有利于节能改造,又可以明晰被评价建筑在整体医疗建筑中的用能水平,弥补特殊建筑用碳排放评价的空白。弥补特殊建筑用碳排放评价的空白。弥补特殊建筑用碳排放评价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减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建筑是洁净建筑中应用比较广泛建筑类型之一,洁净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卫生水平。为满足温湿度、洁净度、压差、换气次数等环境要求,医疗建筑比普通建筑碳排放强度高很多。从时间角度来看,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95%以上;从耗能角度来看,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建筑全寿命周期50%左右。因此,突出医疗建筑的用能特点,单独设计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意义深远。
[0003]医疗建筑碳排放评价方法尚未建立细化的体系,现有建筑用能评价方法大多是对同气候区、同类型建筑或建筑群从能效、建材使用、环境热参数等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建筑用能评价方法有美国的LEED评分系统和“energy star”评分软件,英国的BREEAM评价法,日本的CASBEE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评估体系等。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总结为宏观自较法和横向对比法两类。宏观自较法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从地理位置、资源利用、能耗等方面进行分项评分,累计得到该项目总分,多用于建筑自身纵向比较和节能改造;横向对比法根据大量建筑实测用能数据,评估某建筑在整个建筑能耗数据库中用能效排位,用区间法进行百分制打分。宏观自较法评估指标较为全面,但各评价项权重赋值的科学性有待商榷;横向对比法仅粗放评价某建筑用能本质,没有考虑对用能影响较大的反馈机制。
[0004]综上,目前各种现有评价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因此,应针对医疗建筑的用能特点,提出一种兼顾碳排放强度和节能反馈的医疗建筑碳排放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评价方法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制冷季排放评价方法,所述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照明及电梯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所述用能评价方法包括:
[0008]计算出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基础评价和行为评价,基础评价为对碳排放本身作客观评价,评价指标为年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行为评价仅对制冷季和供暖季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被评价当年制冷季/供暖季碳排放强度与上年制冷季/供暖季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值,将该变化值看记作减碳率,代表上年碳排放反馈对当年人行为的约束。
[0009]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计算的表达式为:
[0010][0011][0012]式中:C
M
代表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单位面积月碳排放强度,E
i
代表第i类能源月消耗量,EF
i
代表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E
i,j
代表j类系统第i类能源消耗量,ER
i,j
代表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i代表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市政热力,j代表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暖通空调、照明及电梯、生活热水系统,C
p
代表建筑绿地碳汇系统月减碳量,A代表建筑面积
[0013]医疗建筑减碳率计算的表达式为:
[0014][0015]式中:C
MS
代表被评价年制冷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S
代表上年制冷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W
代表被评价年供暖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W
代表上年供暖季建筑碳排放强度。
[0016]计算出二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空调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和碳汇系统评价指标。
[0017]暖通空调系统碳排放强度表达式为:
[0018][0019]式中:m代表设备类型个数,n代表设备个数,E
ki
代表设备制冷碳排放总和;A
plant
代表空调区域面积。
[0020]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用综合能效系数表示,其表达式为:
[0021][0022]式中:η
i
代表第i种用能设备能效系数,代表第i种用能设备平均能效系数,n代表重点用能设备个数。
[0023]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表示,其表达式为:
[0024][0025]式中:E
re
代表可再生能源供能,E代表建筑总供能。
[0026]碳汇系统评价指标用碳汇碳源比系数表示,其表达式为:
[0027][0028]式中:E
C
代表绿化生长量,E
i
代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A代表被评价时期内建筑常
驻人员数量,B代表每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
[002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制冷季排放评价系统,包括:
[0030]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一级评价指标及第二级评价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及医疗建筑减碳率;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空调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和碳汇系统评价指标;
[0031]评价模块,利用二级指标对医疗建筑碳排放进行评价,得到二级指标评价结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0033]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
[0034]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执行:计算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基础评价和行为评价,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及医疗建筑减碳率;计算二级评价指标,预设二级指标各子指标的参考标尺,利用二级指标对医疗建筑碳排放进行评价,得到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空调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和碳汇系统评价指标。
[003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所述的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制冷季排放评价方法。
[003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37]本专利技术可以兼顾宏观自较法和横向对比法的优点,既可以满足建筑自身与自身的纵向比较,有利于节能改造,又可以明晰被评价建筑在整体医疗建筑中的用能水平,弥补特殊建筑用碳排放评价的空白。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评价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0]本实施案例提供了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其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对象是医疗建筑。该碳排放评价方法从两个层次对医疗建筑进行评价,一级指标分别对整个医疗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建筑运行阶段碳制冷季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基础评价和行为评价,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及医疗建筑减碳率;计算二级评价指标,利用二级指标对医疗建筑碳排放进行评价,得到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空调系统碳排放评价指标、重点用能设备评价指标、可再生能源应用评价指标和碳汇系统评价指标;所述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计算的表达式为:所述医疗建筑碳排放强度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C
M
代表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单位面积月碳排放强度,E
i
代表第i类能源月消耗量,EF
i
代表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E
i,j
代表j类系统第i类能源消耗量,ER
i,j
代表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i代表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市政热力,j代表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暖通空调、照明及电梯、生活热水系统,C
p
代表建筑绿地碳汇系统月减碳量,A代表建筑面积;所述医疗建筑减碳率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C
MS
代表被评价年制冷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S
代表上年制冷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W
代表被评价年供暖季建筑碳排放强度,C'
MW
代表上年供暖季建筑碳排放强度;所述空调系统碳排放强度评价指标表达式为:式中:m代表设备类型个数,n代表设备个数,E
ki
代表设备制冷碳排放总和;A
plant
代表空调区域面积;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雯王森边疆甘智勇张利王坤赵越艾邓鑫刘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