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83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和方法,包括创新产品模块、新产品开发时间模块和新产品业务利润模块。创新产品模块是企业当前的所有创新产品,用于构建员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挖掘
,特别涉及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互联网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使得数字化信息一直在呈指数级爆炸式增长。为了充分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提高经济发展速率,数据挖掘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而推荐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众多成果。人们逐渐将之运用在诸多领域中,例如线上电子商务、音乐、电影、社交网络等网站。
[0003]推荐系统利用用户的各种行为信息准确把握用户的偏好,并且预测用户的行为趋势。传统推荐中,关键目标就是找到与目标用户最为相似的邻居,而邻居的查找就是通过计算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进而将相似程度最高的一部分用户确定为邻居。相似度不仅在推荐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数据挖掘、图像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地应用。通过改变相似度的计算方式来确定邻居的选择范围,那么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用户邻居。
[0004]用户与项目的交互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信息,例如时间、评价、地理位置等,这些信息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来获取用户项目之间的相似度,其中主要以用户

项目评分数据为基础计算相似度。此外,凭借神经网络模型特征拟合的优点,计算方法使用各种网络模型来融合用户、项目的更多特征信息,并据此增强相似度的计算效果。除了利用用户

项目评分以外,还有许多相似度方法考虑时间特征、评分差异、项目属性等对相似度计算的影响,结合更多的上下文情境信息来获取更高质量的邻居信息。
[0005]基于邻域的推荐模块研究至今已经非常深入,不仅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有着广泛地应用,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中也被频繁使用。许多学者将之应用在提高企业发展当中,例如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服务提供商来提高企业收益等。
[0006]在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发展浪潮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是体线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多年来也一直是学术界和是业界研究创新能力的落脚点。这些研究皆是基于企业面向外部环境的策略决定,却忽略了衡量内部每个个体的贡献。此外,对于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研究内容也并不丰富。如何为企业利益选择创新能力更强的员工成为一个重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一方面在于能够比较员工创新绩效能力之间的相似性,方便企业高效率的选择更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提高企业收益。另一方面能够补充和丰富对于员工创新绩效能力评测的研究内容,拓展推荐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后续技术研究提供经验和指导。
[0008]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该系统包括创新产品模块、新产品开发时间模块和新产品业务利润模块。
[0009]创新产品模块是企业当前的所有创新产品,用于构建员工

创新产品收益矩阵,即员工

新品绩效矩阵。
[0010]新产品开发时间模块是用以平衡新产品高利润但长时间开发的不公平现象,将所有员工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创新产出的水平线上,使得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量更加令人信服。
[0011]新产品业务利润模块是记录创新产品在市场的具体收益,并且按照贡献比例分配到每个参与的员工身上。对于没有参与过且无任何贡献的员工,其新产品业务利润为0。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1:计算员工u的创新产品的绩效。为了从更加均衡的角度考虑员工的创新绩效能力,本专利技术将时间因素也加入进来。对于新产品i,构建员工u所产生的业务利润p与开发时间T的函数关系,计算新产品i的单位时间内的企业收益,即绩效P。具体函数关系如下:
[0014]P
ui
=p
ui
/T
ui
[0015]其中,P
ui
表示员工u负责的新产品i产生的绩效,p
ui
代表员工u负责的新产品i所产生的业务利润,T
ui
则表示员工u完成新产品i所需的时间。而对与未参与设计的新产品,其绩效为0。
[0016]步骤2:构建当前企业的显式及隐式员工

新品绩效矩阵。遍历当前所有员工,对于每个员工,将步骤1获得其对当前企业所有新产品的绩效P
ui
作为显式绩效完成矩阵构建。对于隐式绩效矩阵,如果员工u对新产品i的有所交互和贡献,其隐式绩效反之最终将所有隐式绩效填入矩阵中。
[0017]步骤3:根据余弦相似度获得员工的k维邻居向量。在显式矩阵中,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员工之间的相似度s1,选择与员工相似度最高的k个员工(即k个邻居)构建员工的k维邻居向量。员工a与员工b之间的相似度s1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8][0019]在隐式矩阵中按照相同方法获取隐式的邻居向量N。
[0020]步骤4:对于所有员工,从显隐式两个角度,使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员工与员工之间显式邻居向量的相似度s2,具体计算方式按以下公式:
[0021][0022]其中N
a
与N
b
分别是员工a与b的显式邻居向量。利用相同方法获得隐式相似度s2,取其几何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邻域相似度S2。
[0023]步骤5:在员工之间,取显式及隐式两个邻居相似度的几何平均值作为邻域相似度
S2。
[0024]步骤6:计算员工的新品绩效总和,以排名位置确定绩效能力的相似。遍历所有企业员工,将员工对应的所有新品绩效相加并排序,计算员工在企业员工排名之间的逼近程度S3,具体计算方式按以下公式:
[0025][0026]其中,L
a
与L
b
分别表示员工a与员工b在企业员工排名中的位置。
[0027]步骤7:计算员工的综合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S。将员工之间的邻域相似度及排名逼近程度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最终衡量员工之间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相似度S的计算方法如下:
[0028][0029]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能够比较员工创新绩效能力之间的相似性,方便企业高效率的选择更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提高企业收益,另一方面能够补充和丰富对于员工创新绩效能力评测的研究内容,并且能够拓展推荐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后续技术研究提供经验和指导。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员工显隐式的绩效矩阵获得员工显隐式的邻居向量,进而获得员工邻居向量的相似度,即邻域相似度,然后,通过员工在企业中的绩效排名计算员工之间排名位置上的逼近程度,最后,将邻域相似度与排名逼近程度相融合获得比较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方法,实现了企业高效率的选择更有创新能力的员工,并且提高了企业收益。
附图说明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创新产品模块、新产品开发时间模块和新产品业务利润模块;创新产品模块是企业当前的所有创新产品,用于构建员工

创新产品收益矩阵,即员工

新品绩效矩阵;新产品开发时间模块是用以平衡新产品高利润但长时间开发的不公平现象,将所有员工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创新产出的水平线上,使得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量更加令人信服;新产品业务利润模块是记录创新产品在市场的具体收益,并且按照贡献比例分配到每个参与的员工身上,对于没有参与过且无任何贡献的员工,其新产品业务利润为0。2.一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能力的相似度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员工u的创新产品的绩效;将时间因素也加入进来,对于新产品i,构建员工u所产生的业务利润p与开发时间T的函数关系,计算新产品i的单位时间内的企业收益,即绩效P,具体函数关系如下:P
ui
=p
ui
/T
ui
其中,P
ui
表示员工u负责的新产品i产生的绩效,p
ui
代表员工u负责的新产品i所产生的业务利润,T
ui
则表示员工u完成新产品i所需的时间,而对与未参与设计的新产品,其绩效为0;步骤2:构建当前企业的显式及隐式员工

新品绩效矩阵,遍历当前所有员工,对于每个员工,将上述步骤1获得其对当前企业所有新产品的绩效P
ui
作为显式绩效完成矩阵构建,对于隐式绩效矩阵,如果员工u对新产品i的有所交互和贡献,其隐式绩效反之最终将所有隐式绩效填入矩阵中;步骤3:根据余弦相似度获得员工的k维邻居向量,在显式矩阵中,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员工之间的相似度s1,选择与员工相似度最高的k个员工(即k个邻居)构建员工的k维邻居向量,员工a与员工b之间的相似度s1的计算公式如下:在隐式矩阵中按照相同方法获取隐式的邻居向量步骤4:对于所有员工,从显隐式两个角度,使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员工与员工之间显式邻居向量的相似度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永纪陆思雯戴一光龙守强张晓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