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翅片、热虹吸散热器及多维度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散热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翅片,此外,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翅片的热虹吸散热器及多维度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高功耗的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相关技术中使用了基于热虹吸原理的散热器,此类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连接于散热基板上的散热翅片,散热基板和散热翅片均设有空腔,且两者的空腔相连通,对电子器件散热时,相变工质于两者的空腔间循环流动,如此,基于相变换热实现电子器件的散热。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散热翅片缺少工质导流结构,工质流通存在较大的阻力,导致工质流通不畅,从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0005]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工质流通不畅的问题,以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翅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质流通不畅的问题,以提升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翅片,应用于热虹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包括:壳体(20),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的进气口(21)和出液口(25);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的气液腔(26);其中:所述进气口(21)用于连通所述气液腔(26)与所述热虹吸散热器的散热基板(1)内的收容腔(11),以供所述收容腔(11)内的气体流入所述气液腔(26);所述出液口(25)用于连通所述气液腔(26)和所述收容腔(11),以供所述气液腔(26)内的液体流入所述收容腔(11);所述进气口(2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液口(25)的高度;所述气液腔(26)包括:第一导流部(22),其用于引导气体流动,且与所述进气口(21)连通;第二导流部(23),其用于引导液体流动,且与所述出液口(25)连通;连接部(24),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部(22)和第二导流部(23)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部(22)与所述连接部(24)之间的夹角、所述连接部(24)与所述第二导流部(2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1)设有用于引导气体流动的第三导流部(211);所述出液口(25)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第四导流部(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腔(26)内设有多个第一支撑件(27),所述第一支撑件(27)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2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27)设有导向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进气口(21);或所述壳体(20)上设有一个所述进气口(21)和一个所述出液口(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出液口(25)为同侧分布。6.一种热虹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板(1),其内部设有收容腔(11),所述收容腔(11)用于收容相变工质;散热翅片(2),其连接于所述散热基板(1);其中:所述散热翅片(2)为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翅片;所述收容腔(11)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出液口(25)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虹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11)内设有多个第二支撑件(12),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基板(1)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2)呈错位分布。8.一种多维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益建,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