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94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火锅,包括:底座;锅体,设置于底座内;电热膜,涂覆于锅体的外表面,电热膜包括在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内绝缘层、发热涂层、导电涂层和外绝缘层,发热涂层和导电涂层位于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之间,内绝缘层与锅体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如此,电热膜和锅体可保持紧密接触,电热效率和热传递效率均得以提高,对锅体内的食材的加热也更加均衡;并且,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可有效保护发热涂层和导电涂层并提高发热涂层和导电涂层在使用过程中的绝缘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重要地,采用涂覆的方式,可使得电热膜与锅体之间的贴合固定更加牢固,即使电热膜的各涂层与锅体基材拥有不一致的膨胀系数,电热膜经反复加热后也不会从锅体脱落。体脱落。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火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电火锅。

技术介绍

[0002]电火锅作为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厨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电火锅的功能一般包括蒸、煮、煎、炸等功能,现有电火锅主要包括底座,锅体,蒸笼以及锅盖等部分,在锅体中加入水或油,通过加热系统对锅体加热,从而烹饪出各种美味的食物。现有电火锅的加热通常采用设置电热管的方式来实现,然而,设置电热管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0003]1、升温速度慢,电热管加热时,电阻丝通电后发热产生的热量需要进经过镁粉和管体后再向锅体传递,电热管和锅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热传递效率不高;
[0004]2.电热效率低,镁粉的质量以及密度直接影响电热管的电热效率,对镁粉灌装的工艺要求高;
[0005]3.加热不均匀,采用电热管加热时,锅底沿电热鼓的布置轨迹的区域温度最高,远离电热鼓的布置轨迹的区域温度低,较大的影响了对食材的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火锅,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火锅的热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锅体(2),设置于所述底座(1)内;电热膜(3),涂覆于所述锅体(2)的外表面,所述电热膜(3)包括在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内绝缘层(31)、发热涂层(32)、导电涂层(33)和外绝缘层(34),所述发热涂层(32)和所述导电涂层(33)位于所述内绝缘层(31)和所述外绝缘层(34)之间,所述内绝缘层(31)与所述锅体(2)的外表面直接接触以使所述发热涂层(32)和所述导电涂层(33)均与所述锅体(2)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的外表面包括与所述底座(1)相对的下底面(21),所述电热膜(3)涂覆于所述下底面(21),所述内绝缘层(31)与所述下底面(21)直接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31)、所述发热涂层(32)、所述导电涂层(33)和所述外绝缘层(34)依次排列层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锅还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电连接片(4);所述导电涂层(33)包括第一电极部(331)和第二电极部(332),所述第一电极部(331)具有在第一方向露出于所述外绝缘层(34)的第一触点部(3311),所述第二电极部(332)具有在第一方向露出于所述外绝缘层(34)的第二触点部(3321),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绝缘层(34)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触点部(3311)和所述第二触点部(3321)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所述电连接片(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财科贺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小熊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