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滴网络以及液滴微反应器制备领域,涉及一种两相聚合物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力协同组装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液滴,并以此类液滴组装构成的液滴网络为模版制备微反应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滴网络,也就是由液滴构成的网络图案,具有在单个液滴中无法实现的集体属性,小的二维液滴网络已经形成了“柔软”的生物装置,它们可以作为电子元件、光传感器和电池。一项重大突破是液滴打印机的开发,它可以创建由数百到数千个连接的液滴组成的有图案的三维液滴网络。三维液滴网络可以改变形状,或通过确定的路径传递电信号,或在有图案的照明下进行蛋白质的表达。由于液滴网络图案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在生物电化学、生物微反应器、仿生组织等方面的有巨大的潜在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液滴网络的形成,往往依赖于水
‑
油界面双分子层的存在,如脂类,可以说,液滴之间并不是完全贯通的,物质交换的速率非常依赖于双分子层本身和嵌入的特殊膜蛋白。并且,组成液滴网络的液滴体积往往在纳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反应底物和接枝有主体分子的水溶性聚合物充分溶解或分散在超纯水中配制得到水相混合溶液;S2)将接枝有客体分子的油溶性聚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配制得到极性油相混合溶液;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水相混合溶液分滴滴入步骤S2)中制得的油相混合溶液中,等待水溶性聚合物与油溶性聚合物通过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在界面上组装15~25分钟,然后利用滴管手动移动水相混合溶液液滴直至水相混合溶液液滴之间相互接触,使得水相混合溶液液滴之间发生部分融合,得到水相混合溶液液滴网络微反应器且反应器内化学反应同时发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重量为水相混合溶液重量的0.0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分子为紫精及其衍生物、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偶氮苯及其衍生物、萘及其衍生物、芘及其衍生物和金刚烷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客体分子的重量为极性油相混合溶液重量的0.0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滴网络的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