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晓乐专利>正文

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5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钢筋张拉缺乏稳定可靠的施力方式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夹持单元和拉拔单元,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夹持液压缸,每个夹持液压缸的伸出端固定有夹块,每个夹块内侧侧均开有一个凹槽,两个夹板上的凹槽可对合形成一个左右通透的空腔,空腔成前后起伏的波浪形,拉拔单元包括牵拉液压缸,拉拔单元与夹持单元之间连接有牵拉钢丝绳,还包括一个涡流加热线圈,钢筋端部先穿过涡流加热线圈被加热至红热状态,然后可被两个夹块挤压发生与空腔相仿的弯曲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弯曲变形的方式对钢筋进行轴向限位,限位更稳定可靠,能够承受更大的拉拔力。够承受更大的拉拔力。够承受更大的拉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弥补混凝土受外部载荷拉力而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浇筑前,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在混凝土凝固后,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这就叫做预应力混凝土。
[0003]在对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张拉时,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在钢筋端部加工外螺纹,通过螺纹将钢筋与张拉设备连接,或在钢筋端部焊接挡板,将挡板作为张拉的施力点,例如申请号:CN202120215404.8的技术专利,这种方式需要对钢筋进行预加工,特别是在钢筋端部加工螺纹的方式,还无法在现场进行加工,造成了前期准备工作量较大,影响施工效率,而且,螺纹或者焊接处的承载能力相对于钢筋本体来说比较薄弱,容易出现滑丝或断裂的情况;另一种方式通过径向的夹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对钢筋进行轴向施力,例如申请号: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包括夹持单元和拉拔单元,其特征在于,夹持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底板(1),第一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夹持液压缸(2),两个夹持液压缸(2)的伸出端相对,且每个夹持液压缸(2)的伸出端固定有夹块(3),每个夹块(3)背对夹持液压缸(2)的一侧均开有一个前后反方向的凹槽(4),两个夹持液压缸(2)在向中间推动时,两个夹板上的凹槽(4)可对合形成一个左右通透的空腔(5),空腔(5)的截面为圆形,空腔(5)的轴线成前后起伏的波浪形;拉拔单元包括第二底板(6),第二底板(6)上固定有一个牵拉液压缸(7),拉拔单元与夹持单元之间连接有牵拉钢丝绳(8),每个夹块(3)的侧壁上均固定有穿绳环(9),牵拉钢丝绳(8)穿过穿绳环(9)并缠绕在两个夹块(3)外成捆扎状,缠绕后的牵拉钢丝绳(8)的两端均固定在牵拉液压缸(7)的伸出端;还包括一个涡流加热线圈(10),钢筋端部先穿过涡流加热线圈(10)再穿过两个夹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植筋预加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块(3)外均设有固定在第一底板(1)上的换向滑轮(11),牵拉钢丝绳(8)缠绕在两个夹块(3)上后绕过换向滑轮(1)再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康晓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