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52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包括由远端监测终端和监控端监测主机组成的监测装置,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与环线发码设备连接采集发码信息,监测主机通过无线和电力载波两种方式与监测终端传递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监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现有车库环线发码设备的监控,解决现有领域的空缺,无需更换现有环线发码设备,并且避免对现有车库进行线路上的施工改造,解决检修工往返车库检修、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轨道电路)信号通讯领域,特别涉及到车库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铁路机车在车库检修时,需要通过环线发码设备模拟发送机车信号对车辆的信号系统进行监测。环线发码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紧靠轨道避免邻线信号干扰,对于具备多股轨道的中大型车库需要人工跨越数条轨道进行检查、设定发码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低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常规的RS485有线方式传递数据需要对现有环线进行大规模改造,而使用单一的微波无线通讯方式会因建筑遮挡及距离限制造成通讯阻碍。当发码设备出现故障很难及时响应进行维修处理,造成车辆无法出库并且影响业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实现数据传递的准确、便捷通讯,解决现有常规有线方式传递数据需对现有环线进行大规模改造、单一的微波无线通讯方式会因建筑遮挡及距离限制造成通讯阻碍的问题,解决检修工往返车库检修、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包括由远端监测终端和监控端监测主机组成的监测装置,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与环线发码设备连接采集发码信息,监测主机通过无线和电力载波两种方式与监测终端传递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监控系统。
[0005]进一步的,无线通讯和电力载波通讯相互结合、校验,每次通讯两者都会参与并且保持数据发送同步。
[0006]进一步的,通过时序控制法实现两种信号相互结合以及同步。
[0007]进一步的,时序控制法是通过节拍器使两种信号同步在同一时序上。
[0008]进一步的,同步的数据会分别放入两个缓存器等待校验,单个数据包的校验采用求和取反法,累加整个数据包的有效数据并求和后单字节取反,将取反的数据与数据包的校验位对比进行校验,两种通讯的数据包通过校验以后做时序同步,将同步的参数内容做对比,如果相同则放入有效数据缓存器给监控系统使用,如果不同则采纳权重较高的数据。
[0009]进一步的,无线通讯和电力载波通讯两种方式的权重由信号质量进行动态分配,通过信号幅度监控法及流量监控法两种方式计算信号质量,信号幅度监控法通过载波收发器接收载波信号,依据载波的信号幅度对比作为信号质量的指标之一;信号质量的另一个指标为流量监控指标,通过计数1min内收到的有效和无效数据包的总数来计算数据通讯流量;当两者信号质量相差5%以内时以无线通讯方式权重高,两者差异在5%以上时,信号质量高的通讯方式为权重高。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可提高环线发码设备的使用效率,只需通过监控端软件查看设备工作状态,降低人工去现场检查环线的次数,降低安全隐患。监控装置实时采集发码设备的电流、灯码等易出现故障的指标,可设定指标超限范围,如果指标超出偏差可及时报警提升维修效率,避免耽误车辆检修、出库。避免了现有常规有线方式传递数据需对现有环线进行大规模改造、单一的微波无线通讯方式会因建筑遮挡及距离限制造成通讯阻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由远端监测终端和监控端监测主机组成,其中监测终端的硬件由电源管理电路、MCU、电力载波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RS232串口、电流采集电路组成;电力载波通讯单元由电力载波收发器、载波发生器、耦合器、信号放大器组成。无线通讯单元有无线收发器、天线、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组成。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与环线发码设备连接采集发码信息,监测主机通过无线和电力载波两种方式与监测终端传递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两种不同物理层的通讯网络相结合传递数据,互相校对、互相监控,无需改造现有车库线路,提高通讯抗扰性能、效率。基于扩频调制技术的无线通讯网络,增加数据bit位的带宽,提高微波的抗干扰性能、绕射性能,通过流量监控方式的自组网通讯协议实现高效数据传输。结合基于电力载波的有线通讯网络,根据环线设备实际位置建立链型网络,数据传递遵循继承关系及权限,避免数据碰撞。
[0017]监控端使用环线设备管理系统对环线设备进行监控、管理,通过人机界面实时显示设备状态,图形方式显示灯码和设备状态。用户可使用环线编辑器绘制环线图纸,使其与现场环线的实际位置相对应更加直观,绘制环线图纸时可绘制环线的长度、连接关系、坐标、名称等数据。系统可编辑环线发码参数,参数包括环线名称、电流、制式、循环方式、间隔时间等数据,通过监测主机远距离发送至远端的环线发码设备。同时可实时接收远端的数据,数据包括当前回采电流、制式、灯码、上下变频等数据,将数据显示在环线图形上。设备管理器可设定判定条件,对应被监控设备的参数超出限值时发送报警,通知监测维修。监控装置实时采集发码设备的电流、灯码等易出现故障的指标,可设定指标超限范围,如果指标超出偏差可及时报警提升维修效率,避免耽误车辆检修、出库。
[0018]参见图2所示,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包括由远端监测终端和监控端监测主机组成的监测装置,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与环线发码设备连接采集发码信息,监测主机通过无线和电力载波两种方式与监测终端传递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监控系统。无线通讯和电力载波通讯相互结合、校验,每次通讯两者都会参与并且保持数据发
送同步。通过时序控制法实现两种信号相互结合以及同步,时序控制法是通过节拍器使两种信号同步在同一时序上。时序由监控端控制,通过在数据包加入一个时序标志数据来记录当前的时序,每次时序标志为上一次时序的递增,监控端的节拍器控制时序的延时时间,相当于信号发送的脉搏,当信号质量降低时会按照10ms的幅度增加节拍器发送间隔,如果信号质量提高节拍器则按照5ms减少发送间隔。监测主机发送一组带有时序的指令数据至远端监控终端,监控终端收到时序指令后才会发送相应环线发码数据,监测主机与监控终端采用一问一答握手的通讯方式。
[0019]同步的数据会分别放入两个缓存器等待校验。单个数据包的校验采用求和取反法,累加整个数据包的有效数据并求和后单字节取反,将取反的数据与数据包的校验位对比进行校验,两种通讯的数据包通过校验以后做时序同步,将同步的参数内容做对比,如果相同则放入有效数据缓存器给监控系统使用,如果不同则采纳权重较高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远端监测终端和监控端监测主机组成的监测装置,监测终端通过串口与环线发码设备连接采集发码信息,监测主机通过无线和电力载波两种方式与监测终端传递数据,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监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通讯和电力载波通讯相互结合、校验,每次通讯两者都会参与并且保持数据发送同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时序控制法实现两种信号相互结合以及同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序控制法是通过节拍器使两种信号同步在同一时序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线发码设备监测装置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步的数据会分别放入两个缓存器等待校验,单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平祝仁德朱春金孙爱中张大朋李荣荣刘小龙袁光华冯桂刚程孝昱赵路平张德智李朝阳刘川河张风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仁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