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逆作法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土方限定,土方开挖,预应力支撑,内置加强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成型,逆作法施工,间隔设置栓钉。本发明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基于逆作法施工的连续墙形式,通过在土方预定开挖处打入对称的两块钢板桩,能够对土方开挖进行精准的限定,而后在开挖时,边开挖,边放预应力支架,并及时施加预应力,能够对土方开挖所形成的基坑进行有效的预应力支撑,且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成型进入逆作法施工阶段时,通过将栓钉沿钢钢板桩侧面钻入内部并焊接,能够取代传统混凝土连续墙形成钢板组合墙形式,提高连续墙的抗压、抗腐蚀、高强度、坚硬等性能。坚硬等性能。坚硬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作法施工
,具体是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基坑开挖前首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并进行桩基施工、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安装与混凝土柱或桩基对接的钢柱,然后施工首层楼板,通过首层楼板将地下连续墙、桩基与柱连在一起,作为施工期间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承结构,逆作法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物最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推广应用逆作法,能够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大大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防止周围地基出现下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0003]逆作法施工流程一般为: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0004]现有基于逆作法施工的连续墙结构,大多采用事先挖土形成浇注基坑,而后下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墙的形式,然而此类采用直接挖土而后浇筑的方式,其基坑在挖设成型过程中,极易由于土体侧边的压力,导致出现基坑两侧土体大面积脱落的情况,且在挖设过程中,无法精准有效的控制基坑的挖设宽窄、深度,导致后续连续墙浇筑的精准性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土方限定,在场区预定的位置处打入对称的两块钢板桩,对开挖土方进行限定;
[0008]S2、土方开挖,在钢板桩围合的范围内进行土方开挖;
[0009]S3、预应力支撑,边开挖的同时,边放预应力支架,并及时施加预应力,同时在外侧钢板桩拼缝处封堵防水材料;
[0010]S4、内置加强筋,待土方开挖完毕后,在两块钢板桩槽内放置计算好的钢筋,并做好临时固定措施;
[0011]S5、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边拆预应力支架,边浇筑混凝土;
[0012]S6、混凝土成型,待混凝土成型达到预定强度后,形成钢板组合墙;
[0013]S7、逆作法施工,进入逆作法施工阶段,沿钢板组合墙墙体一面进行室内挖土工作,将钢板组合墙一面露出;
[0014]S8、间隔设置栓钉,待室内土开挖完毕后,按计算间隔设置栓钉,并将栓钉沿钢板组合墙侧面钻入内部并焊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两块钢板桩在打入土方内部后,其钢板两端呈对称形式以同样的方式打入两组“凵”字型结构的侧钢板,且S3中的防水材料用于封堵钢板桩与侧钢板的拼缝处。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土方开挖完毕后,采用高压旋喷的方式,在钢板桩围合区域内喷注入水泥浆固化内部土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预应力支架为多组,且多组预应力支架呈等间距形式由上而下排布在两组钢板桩之间;
[0018]所述预应力支架包括应力板和应力扩撑件,所述应力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应力扩撑件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应力扩撑件呈等间距形式内撑在两组应力板板架之间。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力扩撑件包括六角螺栓,所述六角螺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螺纹伸缩套,且两组螺纹伸缩套的螺套内部螺纹连接有丝牙呈正、反向对称排列的两组伸缩螺杆,两组所述伸缩螺杆的轴杆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应力支座。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的钢筋数量为两组,且每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钢筋以均匀排布的方式排布安装在钢板桩的内凹槽,且多个钢筋均借以点焊的方式临时固定在钢板桩上。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8中的栓钉呈两两对称错开的方式排布安装在钢板组合墙内部。
[0022]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所述钢板组合墙包括钢板墙、内置钢筋、混凝土、栓钉,其中:
[0023]所述钢板墙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钢板墙呈对称式排布设置;
[0024]所述钢板墙包括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板面一侧均匀折轧有多组外凹槽,且钢板桩的板面另一侧且错开外凹槽均匀折轧有多组内凹槽;
[0025]所述内置钢筋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内置钢筋以均匀排布的方式安装在钢板墙的外凹槽内部;
[0026]所述混凝土浇筑填充于两组钢板墙之间;
[0027]所述栓钉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栓钉呈对称错开形式且贯通钢板墙的内凹槽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取代了传统基于逆作法施工的连续墙形式,通过在土方预定开挖处打入对称的两块钢板桩,能够对土方开挖进行精准的限定,降低开挖强度的同时,又能够确保开挖精准性,而后在开挖时,边开挖,边放预应力支架,并及时施加预应力,能够对土方开挖所形成的基坑进行有效的预应力支撑,防止基坑两侧土体出现脱落、甚至合拢的现象,提高施工安全性,且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成型进入逆作法施工阶段时,通过将栓钉沿钢钢板桩侧面钻
入内部并焊接,能够取代传统混凝土连续墙形成钢板组合墙形式,提高连续墙的抗压、抗腐蚀、高强度、坚硬等性能。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1的施工示意图;
[0032]图3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2的施工示意图;
[0033]图4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3的施工示意图;
[0034]图5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4的施工示意图;
[0035]图6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5的施工示意图;
[0036]图7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6的施工示意图;
[0037]图8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7的施工示意图;
[0038]图9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S8的施工示意图;
[0039]图10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中预应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图10中应力扩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为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土方限定,在场区预定的位置处打入对称的两块钢板桩,对开挖土方进行限定;S2、土方开挖,在钢板桩围合的范围内进行土方开挖;S3、预应力支撑,边开挖的同时,边放预应力支架,并及时施加预应力,同时在外侧钢板桩拼缝处封堵防水材料;S4、内置加强筋,待土方开挖完毕后,在两块钢板桩槽内放置计算好的钢筋,并做好临时固定措施;S5、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边拆预应力支架,边浇筑混凝土;S6、混凝土成型,待混凝土成型达到预定强度后,形成钢板组合墙;S7、逆作法施工,进入逆作法施工阶段,沿钢板组合墙墙体一面进行室内挖土工作,将钢板组合墙一面露出;S8、间隔设置栓钉,待室内土开挖完毕后,按计算间隔设置栓钉,并将栓钉沿钢板组合墙侧面钻入内部并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两块钢板桩在打入土方内部后,其钢板两端呈对称形式以同样的方式打入两组“凵”字型结构的侧钢板,且S3中的防水材料用于封堵钢板桩与侧钢板的拼缝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土方开挖完毕后,采用高压旋喷的方式,在钢板桩围合区域内喷注入水泥浆固化内部土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作法原理的钢板组合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预应力支架为多组,且多组预应力支架呈等间距形式由上而下排布在两组钢板桩之间;所述预应力支架包括应力板(51)和应力扩撑件(52),所述应力板(51)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应力扩撑件(52)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应力扩撑件(52)呈等间距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