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50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涉及竹板加工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作业框架台、第一作业台、第二作业台和设备套筒,第二作业台贯穿设备套筒,第一作业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结机,作业框架台的内部设有码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启动打结机,打结机完成捆扎后的扎带的自动打结,从而方便的实现了竹板组胚的自动捆扎,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竹板组胚捆扎的便捷性,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捆扎竹板组胚的效率,并降低了竹板组胚捆扎的人力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齿轮和齿环啮合的方式可更改成链轮与链条连接的方式实现动能传动,以此方式也能实现与齿轮和齿环相连接所达到的效果,从而实现多种传动方式,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板加工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竹子,作为常见原材料,基于卫生环保的理念,被广泛采用加工成竹制品。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和竹家具等,如竹篮、竹筛、筲箕、竹蒸笼、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砧板、凉席、竹地板等,因而竹制家具用品及其他竹制品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竹板:竹板材是由一片片加工处理好的精致竹片经胶合压制而成的板材和方材,竹板生产通常须采用4

6年龄大径楠竹,经锯切断料,分片,粗刨,高温蒸煮,高压碳化,烘干,精刨,分色选片,组胚压合,砂光等数十道工艺处理,具有卓越的物理学性能,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干裂,不变形等优点。现有的技术在对竹板组胚进行捆扎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目前,现有的技术在对竹板组胚进行捆扎时,大多通过人工对竹板进行整理,再由捆扎机对竹板进行捆扎时,在捆扎机进行捆扎的过程中,由人力按压住竹板,从而导致竹板组胚的捆扎效率较为低下,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包括作业框架台(1)、第一作业台(2)、第二作业台(3)和设备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作业台(3)贯穿设备套筒(4),所述第一作业台(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结机(22),所述作业框架台(1)的内部设有码料机构(5),所述第一作业台(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送料机构(6)、导向机构(7)和夹持机构(8),所述设备套筒(4)的内部设有捆扎机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框架台(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一作业台(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架(21),所述第二作业台(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支撑架(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有两个U型料盒(51),所述作业框架台(1)的内壁设有第一转动杆(52),所述第一转动杆(5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套(53),所述固定套(5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54),一个所述连接板(54)远离固定套(53)的一侧和一个U型料盒(51)固定连接,所述作业框架台(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5),所述第一电机(55)的驱动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料机构(6)包括有两个第一机架(61),两个所述第一机架(61)的下表面和第一作业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机架(61)的内壁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62),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62)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输送辊(63),一个所述第一机架(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64),所述第二电机(64)的驱动输出端和一个第二转动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数控竹板组胚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有导向板(71),所述导向板(71)的下表面和第一作业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71)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72),所述导向板(71)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73),所述固定板(73)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座(74);所述第一作业台(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板(75),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5)的下表面均转动安装有第一引导辊(76),两个所述第一引导辊(76)和转动座(74)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钱胡乐辉张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双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