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垛小车及用于固定该小车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00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车及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码垛小车及一种小车的定位装置。一种码垛小车,包括:支撑底座、宽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驱动支撑底座相对于地面发生移动;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第一围边、第二围边、第三围边、第四围边;所述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围边、所述第三围边、所述第四围边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围框;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滑轨调节机构;采用宽度调节机构和长度调节机构实现精确快速码垛。长度调节机构实现精确快速码垛。长度调节机构实现精确快速码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垛小车及用于固定该小车的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车及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码垛小车及一种小车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一些制造业领域,因后道加工工序需要,管件等原材料需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摆放,操作人员则按照对应规则进行手工摆放和码垛。现有模式的物料小车,物料被整齐的放置在小车上,转移至下道工序方便取料。小车的物料摆放和物料定位往往由人工完成,但是由于物料数量较多,码垛高度高,且没有限位,人工摆放费时费力,精度也没有达到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码垛小车,能够精确快速的码垛物料,对摆放的物料能自动校准自动定位的作用,且可根据同一类型的不同尺寸产品可快速调节码垛尺寸。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码垛小车,包括:支撑底座、宽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运动装置;
[0006]所述运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驱动支撑底座相对于地面发生移动;
>[0007]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垛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宽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驱动支撑底座相对于地面发生移动;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第一围边、第二围边、第三围边、第四围边;所述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围边、所述第三围边、所述第四围边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围框;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滑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所述滑轨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另一侧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互相平行;所述滑轨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之上,并可使所述第二限位板沿所述第一围边或所述第三围边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厚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下方的滑轨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限位底板;所述第二限位底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滑轨板以所述第二围边和所述第四围边的中心连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滑轨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围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围边;所述第一滑块根据物料长度,可沿着第一滑轨移动至合适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码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下方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微动调节块、调节底板、定位块和定位插杆;所述调节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围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围边,且设置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滑轨板之间;所述调节底板上固定连接所述微动调节块;所述微动调节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底板,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定位块呈C形,其开口向下与所述第二部分互相匹配连接;所述定位插杆可通过所述定位块上的开孔与所述第一腰形孔连接,将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调节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码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下方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板校准机构,包括校准滑轨、前阻挡块、后阻挡块、第一弹簧件、定位销和第二滑块;所述校准滑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底板的上方两侧;所述前阻挡块和所述后阻挡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校准滑轨内的两端;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校准滑轨相互匹配,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另一侧上开设有定位孔,可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底板的延伸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码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限位杆、第一活动限位杆、第一活动调节板、第一限位底板和第二固定限位杆、第二活动限位杆、第二活动调节板;所述第一限位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底板之上;所述第一活动调节板搭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底板的上方,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
侧;所述第一活动调节板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活动调节板上沿长度方向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腰形孔,所述第三腰形孔与所述第二腰形孔互相平行且互不干涉;所述第三腰形孔相对所述第二腰形孔更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活动调节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固定限位杆,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调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三腰形孔外,并与所述第三腰形孔沿长度方向对齐;所述第一限位底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活动限位杆,所述第一活动限位杆竖直设置,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腰形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活动限位杆与所述第一固定限位杆之间可夹持物料;所述第二活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华陈斌王婷婷曹春迎龙潭白祥李宇鑫
申请(专利权)人: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