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85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复合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和二次衬砌层;在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围岩表面喷射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初期支护结构;在保证隧道净空前提下,在初期支护的外侧进行二次衬砌,并在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形成离壁式衬砌空间;利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对离壁式衬砌空间进行填充,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形成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施工难点提供一种施工成体低、施工难度小、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易于扩展、并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能衬砌复合结构。能衬砌复合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建设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地质环境恶劣、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区建设的长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目前,面临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问题,其常规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为增大边墙部位开挖半径及钢架曲率,改善结构受力状态,抵抗围岩水平应力。与此同时,在大变形段通常采用“圆形”或“椭圆形”断面形式,该结构形式以压应力为主,不易形成应力集中,断面整体受力效果较好,对围岩的稳定性有利。但上述“圆形”断面也存在着空间利用率低、施工成本高、衬砌模板台车需要重新制作且洞内拼装难度大、围岩变形存在尺寸效应等诸多缺点。
[0003]基于以上问题,考虑结构受力和施工成本,在隧道不同大变形段的“圆形”、“椭圆形”断面形状基础上,以及保证隧道净空前提下,隧道大变形段均统一施作“椭圆形”二次衬砌层,并在二次衬砌层和初期支护层之间形成离壁式衬砌空间,利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对离壁式衬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和二次衬砌层;在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围岩表面喷射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初期支护结构;在保证隧道净空前提下,在初期支护的外侧进行二次衬砌,并在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形成离壁式衬砌空间;利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对离壁式衬砌空间进行填充,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形成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填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复合泡沫由粉煤灰10

25wt%、玄武岩纤维0.1

3wt%、余量聚氨酯硬泡混合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泡是聚醚与聚合MDI制成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的离壁式吸能衬砌复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孙志强高峰谢旭智范道林陈涛周红组贺国龙王红力孙慕楠刘毅赵铭李信王杰罗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