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81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流电机自动装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分度盘和若干个载具,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围绕分度盘依次排列的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垫片上料工位、第四上料工位、第五上料工位、螺栓预置工位、螺栓紧固工位和卸料工位,所述螺栓预置工位与螺栓紧固工位上均包括有两轴移动组件和设于两轴移动组件输出端上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具有四个能够同步靠近或远离的平移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将交流电机复杂的装配工艺简化结合为一体自动化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布局合理、功能强大、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等特点。维修方便等特点。维修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电机自动装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目前常用的交流电机装配机器,一般采用手工或者半自动化装置操作,但是现在随着产品需求量的攀升,人力成本增长,这种加工方式不但费工费时,并且还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全自动装配设备,而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交流电机装配设备都是采用半自动化装配,通过装配设备对交流电机完成组装,而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电机螺栓进行安装,待工人完成电机螺栓的安装后在通过人工下料的方式完成整个装配流程,而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但安全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导致交流电机的制造成本高,而且人工安装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工作台,呈水平状态设置;
[0006]分度盘,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之上;
[0007]若干个载具,所有载具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于分度盘之上;<br/>[0008]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围绕分度盘依次排列的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垫片上料工位、第四上料工位、第五上料工位、螺栓预置工位、螺栓紧固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0009]所述螺栓预置工位与螺栓紧固工位上均包括有两轴移动组件和设于两轴移动组件输出端上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具有四个能够同步靠近或者远离的平移输出端;
[0010]所述螺栓预置工位还包括螺栓送料组件、螺栓载具、负压机构和四个螺栓吸紧硬管,螺栓送料组件位于工作台的旁侧,螺栓载具设于两轴移动组件输出端下方,螺栓载具与螺栓送料组件的出料端相连接,负压机构设于间距调节机构上方,四个螺栓吸紧硬管分别设置于对应间距调节机构的四个平移输出端上,四个螺栓吸紧硬管均向上与负压机构相连通;
[0011]所述螺栓紧固工位还包括旋转分动机构、四个刀柄和批头,四个刀柄分别转动设置于对应间距调节机构的四个平移输出端上,旋转分动机构设于间距调节机构的上方,旋转分动机构具有四个分别连接至四个刀柄的旋转输出端,每个批头均设置于对应的刀柄下
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送料组件包括震动上料器、支撑台和长料道,支撑台设于两轴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下方,支撑台底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一长料道,长料道一端与震动上料器的出料端相连,长料道另一侧与螺栓载具进料端相连,通过长料道将震动上料器内的螺栓转运至螺栓载具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载具包括基座、第一电机和螺栓转盘,基座底部与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基座内设有一第一电机,基座顶部设有一螺栓转盘,螺栓转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轴接,螺栓转盘上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有若干螺栓容纳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为D字轴,螺栓转盘底部成型有一与第一电机输出轴配合连接的D字槽,所述基座内成型有一环形容纳沉槽,环形容纳沉槽与螺栓转盘同轴设置并位于螺栓容纳孔正下方,基座一侧成型有一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与环形容纳沉槽连通,基座顶部设置有一可拆模座,通过拆换可拆模座来调节多个螺栓之间的间距并适配不同种类的螺栓,在螺栓转盘顶部的螺栓容纳孔旁成型有用于检测的红外线检测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L型支架和吸料管道,L型支架竖直侧与两轴移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L型支架水平侧与吸料管道顶部配合固定,吸料管道顶部设有一四通阀,四通阀顶部通过一根气管与负压机相连,四根软管其顶部均与四通阀底部相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均与相对应的螺丝吸紧硬管顶部固定连接,每个螺丝吸紧硬管的底部均设有一软压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0017]水平固定板,水平固定板一侧与两轴移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水平固定板上成型有四个沿水平固定板中心位置环形等角度分布的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的同侧旁均成型有一导向通孔;
[0018]丝杆,固定设置于水平固定板中心处;
[0019]两根导向杆,对称设置于丝杆的两侧;
[0020]顶板,固定设置于丝杆和两根导向杆的顶部;
[0021]调节座,与丝杆同轴连接,调节座两端与两根导向杆滑动连接;
[0022]滑动连接座,滑动设置于条形通孔上,滑动连接座一侧的定位轴与导向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座即为上述间距调节机构的平移输出端;
[0023]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水平固定板上;
[0024]四根连杆,每根连杆均与一侧的条形通孔同轴线设置,连杆一端与调节座底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连接座顶部活动连接;
[0025]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均位于水平固定板下方,一个皮带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另一个皮带轮与丝杆底部固定轴接;
[0026]同步带,与两个皮带轮连接;
[0027]螺栓预置工位中的间距调节机构其滑动连接座与螺丝吸紧硬管固定轴接,螺栓紧固工位中的间距调节机构其滑动连接座与刀柄固定轴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载具顶部成型有一用于放置零部件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两侧对称成型有避让孔。
[0029]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预置工位的间距调节机构设置有一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
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与螺丝吸紧硬管固定连接,两个间距调节机构的顶板上均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与丝杆顶部固定轴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分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电机安装架、减速器和万向节,第三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与两轴移动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减速器顶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减速器固定设置于电机安装架的下方,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万向节其顶部均与减速器底部相对应的四个输出端连接,万向节的另一端与刀柄固定连接。
[0031]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节中部为伸缩杆,伸缩杆包括连接杆与连接套杆,连接杆上成型有若干限位槽,连接套杆上成型有用于配合限位槽的限位凸起。
[003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3]其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全自动化装配设备完成对交流电机的装配,相比于半自动化安装,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且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的优点,可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0034]其二,本设备通过螺栓预置工位将螺栓预装进交流电机内,而后通过螺栓紧固工位将螺栓在交流电机内锁紧,此过程中,能够同时对多个螺栓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单个安装的方式改为了同时对多个螺栓进行安装,具有节省安装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呈水平状态设置;分度盘(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之上;若干个载具(3),所有载具(3)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于分度盘(2)之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围绕分度盘(2)依次排列的第一上料工位(6)、第二上料工位(7)、垫片上料工位(8)、第四上料工位(9)、第五上料工位(10)、螺栓预置工位(11)、螺栓紧固工位(52)以及卸料工位(65);所述螺栓预置工位(11)与螺栓紧固工位(52)上均包括有两轴移动机构(51)和设于两轴移动机构(51)输出端上的间距调节机构(36),所述间距调节机构(36)具有四个能够同步靠近或者远离的平移输出端;所述螺栓预置工位(11)还包括螺栓送料组件(12)、螺栓载具(16)、负压机构(27)和四个螺栓吸紧硬管(32),螺栓送料组件(12)位于工作台(1)的旁侧,螺栓载具(16)设于两轴移动机构(51)输出端下方,螺栓载具(16)与螺栓送料组件(12)的出料端相连接,负压机构(27)设于间距调节机构(36)上方,四个螺栓吸紧硬管(32)分别设置于对应间距调节机构(36)的四个平移输出端上,四个螺栓吸紧硬管(32)均向上与负压机构(27)相连通;所述螺栓紧固工位(52)还包括旋转分动机构(55)、四个刀柄(54)和批头(53),四个刀柄(54)分别转动设置于对应间距调节机构(36)的四个平移输出端上,旋转分动机构(55)设于间距调节机构(36)的上方,旋转分动机构(55)具有四个分别连接至四个刀柄(54)的旋转输出端,每个批头(53)均设置于对应的刀柄(54)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送料组件(12)包括震动上料器(13)、支撑台(14)和长料道(15),支撑台(14)设于两轴移动机构(51)的输出端下方,支撑台(14)底部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支撑台(14)顶部固定连接有一长料道(15),长料道(15)一端与震动上料器(13)的出料端相连,长料道(15)另一侧与螺栓载具(16)进料端相连,通过长料道(15)将震动上料器(13)内的螺栓转运至螺栓载具(1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载具(16)包括基座(23)、第一电机(21)和螺栓转盘(17),基座(23)底部与支撑台(14)顶部固定连接,基座(23)内设有一第一电机(21),基座(23)顶部设有一螺栓转盘(17),螺栓转盘(17)与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轴接,螺栓转盘(17)上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有若干螺栓容纳孔(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1)输出轴为D字轴(22),螺栓转盘(17)底部成型有一与第一电机(21)输出轴配合连接的D字槽(20),所述基座(23)内成型有一环形容纳沉槽(25),环形容纳沉槽(25)与螺栓转盘(17)同轴设置并位于螺栓容纳孔(18)正下方,基座(23)一侧成型有一进料通道(24),进料通道(24)与环形容纳沉槽(25)连通,基座(23)顶部设置有一可拆模座(26),通过拆换可拆模座(26)来调节多个螺栓之间的间距并适配不同种类的螺栓,在螺栓转盘(17)顶部的螺栓容纳孔(18)旁成型有用于检测的红外线检测孔(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衣机交流电机全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27)包括L型支架(31)和吸料管道(28),L型支架(31)竖直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富朱中杰顾学明陈淑敏陈云峰吕一飞朱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京汇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