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84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包括: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B.支撑杆组合体组装;C.支撑板组合体输送;D.支撑组合体组装;E.底座组装;F.底座搬运;G.整体组装;H.下料输出;再转至步骤B,循环往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2)、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3)、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4)、底座组装机构(5)、底座搬运机构(6)、整体组装机构(7)、下料机构(8)。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废率低。废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支架
,特别涉及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支架的生产装配采用的是人工或人工和夹治具配合生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产量低。现在急需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来代替人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装配质量,减少报废率,提高产量。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该工艺是由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来完成的,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B.支撑杆组合体组装;C.支撑板组合体输送;D.支撑组合体组装;E.底座组装;F.底座搬运;G.整体组装;H.下料输出;再转至步骤B,循环往复。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分步骤:A1.支撑板上料;A2.支撑板夹紧;A3.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A4.上摩擦块;A5.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A6.上左右支撑挡板;A7.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A8.支撑板松开;A9.支撑板组合体输出;A10.支撑板载具回位;再转至步骤A1,循环往复。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分步骤:B1.支撑杆上料;B2.支撑杆夹紧;B3.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B4.上左右连接轴;B5.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B6.支撑杆松开。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分步骤:C1.输送支撑板组合体;C2.推送支撑板组合体。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分步骤:D1.支撑板组合体夹紧;D2.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D3.支撑杆载具回位;D4.组装第一次平移;D5.连接轴打螺丝;D6.组装第二次平移。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分步骤:E1.底壳上料;E2.底壳载具第一次平移;E3.上面壳;E4.底壳载具第二次平移。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分步骤:F1.底座夹抓向下移位;F2.夹持面壳;F3.夹持回位;F4.夹持旋转;F5.底座平移;F6.底座夹抓再次向下移位;F7.松开面壳;F8.松开回位;F9.回归初始位。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G包括以下分步骤:G1.组合体组装;G2.销钉和螺帽锁紧。
[0013]本专利技术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支撑杆组合体
组装机构、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底座组装机构、底座搬运机构、整体组装机构、下料机构,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底座组装机构、底座搬运机构、整体组装机构、下料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板与支撑挡板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并将支撑板组合体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上,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杆与连接轴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将支撑板组合体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中,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板组合体与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成支撑组合体,底座组装机构将底壳和面壳组装成底座,底座搬运机构将底座翻转90度并搬运至整体组装机构中,整体组装机构将支撑组合体和底座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下料机构向外下料输出手机支架成品。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包括支撑板上料机构、支撑板料架、支撑板载具、第一夹紧机构、第一平移机构、上摩擦块机构、上左支撑挡板机构、上右支撑挡板机构、输出机构,支撑板上料机构、支撑板料架、第一平移机构、上摩擦块机构、上左支撑挡板机构、上右支撑挡板机构、输出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载具固定安装于第一夹紧机构上,第一夹紧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一平移机构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上料、排列、输送、打螺丝、螺帽螺钉锁紧、组装、下料等全部采用设备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完全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本专利技术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手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板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杆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支撑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底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手机支架成品组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搬运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组装机构和下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1—支撑板上料机构;111—第一支架;112—第一气缸;113—第二气缸;114—第一吸嘴;12—支撑板料架;13—支撑板载具;14—第一夹紧机构;15—第一平移机构;16—上摩擦块机构;161—摩擦块导轨;162—第二支架;163—第三气缸;164—第一Y轴模组;165—第二吸嘴;17—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1—第三支架;172—第二Y轴模组;173—第一Z轴模组;174—左支撑挡板导轨;175—第一手指气缸;176—挡板夹抓;18—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9—输出机构;191—第三Y轴模组;192—第四气缸;193—第三吸嘴;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21—支撑杆上料机构;211—第一支撑架;212—第一X轴模组;213—第五气缸;214—第四吸嘴;22—支撑杆料架;23—支撑杆载具;24—第二夹紧机构;25—第二平移机构;26—上左连接轴机构;261—第二支撑架;262—第四Y轴模组;263—第二Z轴模组;264—左连接轴导轨;265—第二手指气缸;266—连接轴夹抓;27—上右连接轴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31—输送带;32—推送机构;321—推送气缸;322—推板;323—气缸安装板;33—连接导轨;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41—组装夹具;42—第三夹紧机构;43—第三平移机构;44—第一组装机构;441—第一机架;442—第二X轴模组;443—第六气缸;444—第五吸嘴;45—第一打螺丝机构;451—第二机架;452—第五Y轴模组;453—第三Z轴模组;454—第一打螺丝机;455—螺丝吸嘴;456—螺丝吸嘴安装块;5—底座组装机构;51—底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由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来完成的,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将支撑板(100)、摩擦块(102)和支撑挡板(101)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将支撑板组合体(200)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3)上;B.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2)将支撑杆(103)与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C.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3)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4)中;D.支撑组合体组装: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4)将支撑板组合体(200)与支撑杆组合体(300)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E.底座组装:底座组装机构(5)将底壳(105)和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F.底座搬运:底座搬运机构(6)工作抓取底壳载具(53)上的底座(500)旋转90度,并将底座(500)插入至底座载具(72)中,然后底座搬运机构(6)回位;G.整体组装:整体组装机构(7)将支撑组合体(400)和底座(500)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H.下料输出:下料机构(8)工作将组装好的手机支架成品(600)从底座载具(72)中取出,并向外输出手机支架成品(600);再转至步骤B,循环往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分步骤:A1.支撑板上料:支撑板上料机构(11)工作从支撑板料架(12)内输送一个支撑板(100)于支撑板载具(13)上并回位;A2.支撑板夹紧:第一夹紧机构(14)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夹紧支撑板(100);A3.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摩擦块工位处;A4.上摩擦块:上摩擦块机构(16)工作拾取摩擦块导轨(161)上的一个摩擦块(102)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中并回位;A5.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再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支撑挡板工位处;A6.上左右支撑挡板: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工作将左支撑挡(1011)推入支撑板(100)左侧的转动轴(1001)上,同时,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工作将右支撑挡(1012)推入支撑板(100)右侧的转动轴(1001)上;A7.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第三次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组合体(200)输出工位处;A8.支撑板松开:第一夹紧机构(14)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松开支撑板(100);A9.支撑板组合体输出:输出机构(19)工作将组合后的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31)上;A10.支撑板载具回位:第一平移机构(15)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上料
工位处;再转至步骤A1,循环往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分步骤:B1.支撑杆上料:支撑杆上料机构(21)工作从支撑杆料架(22)内输送一个支撑杆(103)于支撑杆载具(23)上并回位;B2.支撑杆夹紧:第二夹紧机构(24)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23)夹紧支撑杆(103);B3.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25)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23)平移至上连接轴工位处;B4.上左右连接轴:上左连接轴机构(26)工作将左连接轴(1041)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左侧的轴孔(1031)内,同时,上右连接轴机构工作将右连接轴(1042)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右侧的轴孔(1031)内;B5.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25)再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23)平移至支撑杆组合体(300)输出工位处;B6.支撑杆松开:第二夹紧机构(24)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23)松开支撑杆组合体(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分步骤:C1.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带(31)工作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31)尾部;C2.推送支撑板组合体:推送机构(32)工作将输送带(31)尾部的支撑板组合体(200)经连接导轨(33)推送至组装夹具(41)上并回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分步骤:D1.支撑板组合体夹紧:第三夹紧机构(42)工作驱动组装夹具(41)夹紧支撑板组合体(200);D2. 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第一组装机构(44)工作从支撑杆载具(23)上拾取支撑杆组合体(300)并将连接轴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上,使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插入至连接轴的圆孔(1043)内,然后第一组装机构(44)回位;D3.支撑杆载具回位:第二平移机构(25)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23)平移至支撑杆(103)上料工位处;D4.组装第一次平移:第三平移机构(43)工作驱动组装夹具(41)平移至连接轴打螺丝工位处;D5.连接轴打螺丝:第一打螺丝机构(45)工作将自攻螺丝(107)穿过左右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强黄先和曾昱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纯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