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包装置及成型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931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包装置及成型鼓,反包装置包括: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推盘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以分别对轮胎两侧的胎侧进行反包;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丝杠组件连接,第一丝杠组件与第一反包组件连接,其中,第一丝杠组件可转动地穿设在主轴组件内;推盘组件套设在主轴组件的外侧,第二驱动组件与推盘组件驱动连接,其中,第二反包组件设置在推盘组件上,第二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推盘组件沿主轴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反包组件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主轴组件结构大的问题。主轴组件结构大的问题。主轴组件结构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包装置及成型鼓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包装置及成型鼓。

技术介绍

[0002]轮胎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轮胎成型机的成型效率不断提高,目前在三鼓轮胎成型上使用气动机械鼓反包工艺,这种反包方式效率低,反包指在反包过程中会出现爬行现象,导致左右反包指不能同步反包,从而影响轮胎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成型机可以使用伺服反包鼓反包工艺,这种方法反包速度快,左右反包指可以同步反包,且反包速度可以精确精,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这种双平行丝杠伺服反包鼓反包方法,由于其内部是双丝杠平行布置,使得伺服反包鼓轴直径较大,无法满足轻卡轮胎生产要求,该伺服反包方法需要使用专用双输入双输出减速机,难于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包装置及成型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主轴组件结构大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包装置,包括: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以分别对轮胎两侧的胎侧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包组件(11)和第二反包组件(12),所述第一反包组件(11)和所述第二反包组件(12)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10)上以分别对轮胎(70)两侧的胎侧进行反包;第一丝杠组件(21)和第一驱动组件(3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与所述第一丝杠组件(21)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组件(21)与所述第一反包组件(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丝杠组件(21)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主轴组件(10)内;推盘组件(22)和第二驱动组件(32),所述推盘组件(22)套设在所述主轴组件(10)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与所述推盘组件(22)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反包组件(12)设置在所述推盘组件(22)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通过驱动所述推盘组件(22)沿所述主轴组件(10)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反包组件(12)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包括:驱动电机;第二丝杠组件,所述第二丝杠组件平行于所述主轴组件(10)设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丝杠组件转动带动所述推盘组件(22)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丝杠,多个所述第二丝杠环绕所述主轴组件(10)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推盘组件(22)驱动连接,以同时推动所述推盘组件(22)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包装置包括机箱(4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均设置在所述机箱(4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涛周福德邹建国李玉龙孙凯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