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以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43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以及机器人,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包括头部组件、颈部壳体以及机身,头部组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机身设置有第二配合部,颈部壳体包括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共同围出一过线腔,颈部下壳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安装,第二固定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安装。本申请过线腔可供头部组件和机身之间的连接线缆通过,可对有效地保护连接线缆,无需额外增加其他零部件,并且本申请的颈部壳体只通过颈部下壳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连接头部组件的第一配合部和机身的第二配合部,只需将颈部上壳拆卸,即可对颈部壳体内的连接线缆进行操作,十分方便。分方便。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以及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以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足式机器人,相比于轮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具有显著的灵活性、越障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
[0003]足式机器人一般包括头部、机身以及设置于机身外侧的多个腿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简单的两块板件作为机器人的颈部将头部与机身相连,两块板件无法实现更多的外观要求及功能要求,而且为了保护头部与机身之间的线缆需要额外增加零件对线缆进行保护,导致对线缆的检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以及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0005]本申请的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头部组件、颈部壳体以及机身;
[0006]所述头部组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机身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颈部壳体包括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所述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出一过线腔,所述过线腔分别连通于所述头部组件和机身的内部,所述颈部下壳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安装。
[0007]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来共同围出过线腔,过线腔可供头部组件和机身之间的连接线缆通过,可对有效地保护连接线缆,无需额外增加其他零部件,并且本申请的颈部壳体只通过颈部下壳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连接头部组件的第一配合部和机身的第二配合部,在需要检修时,只需将颈部上壳拆卸,即可对颈部壳体内的连接线缆进行操作,十分方便。
[0008]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机身还设置有挡靠部,所述颈部上壳设置5有抵靠于所述挡靠部后侧的抵靠部。
[0009]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挡靠部为从所述机身的前端朝上凸伸的凸块,所述抵靠部为设置于所述颈部上壳后端的若干凸片,所述凸片抵靠于所述凸块的后侧。
[0010]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凸片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为三个。
[0011]0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颈部下壳朝向所述颈部上壳凸伸有若干个
[0012]中空的第一定位柱,所述颈部上壳朝向所述颈部下壳凸伸有若干个中空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一一对接,并通过螺钉锁合固定。
[0013]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嵌合槽,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端部嵌入所述嵌合槽内。
[0014]5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均沿左右方向并排设
置为两个。
[0015]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于所述头部组件上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设于所述颈部下壳上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固定部通过螺钉锁合连接。
[0016]0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于所述机身上的第三螺孔,
[0017]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设于所述颈部下壳上的第四螺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第二固定部通过螺钉锁合连接,
[0018]本申请的一种机器人,包括:连接线缆以及如上所述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线缆一端位于所述头部组件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腔后进入所5述机身内。该机器人应用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具备本申请
[0019]实施例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颈部壳体和机身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颈部壳体和机身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颈部壳体和机身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颈部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的内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头部组件;2、颈部壳体;21、颈部上壳;211、抵靠部;212、第二定位柱;22、颈部下壳;221、第一固定部;222、第二固定部;223、第一定位柱;2231、嵌合槽;201、过线腔;3、机身;31、第二配合部;32、挡靠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
连”、“连接”、“空心”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33]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5体含义。
[0034]请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该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可应用在四足机器人,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头部组件1、颈部壳体2以及机身3。
[0035]如图1

6所示,其中,所述头部组件1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图未示),所0述机身3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1,所述颈部壳体2包括颈部上壳21和颈部下壳22,所述颈部上壳21和颈部下壳22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出一过线腔201,所述过线腔201分别连通于所述头部组件1和机身3的内部,所述颈部下壳22设置有第一固定部221和第二固定部222,所述第一固定部221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222与第二配合部31配合安装。
[0036]5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颈部上壳21和颈部下壳22来共同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头部组件、颈部壳体以及机身;所述头部组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机身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颈部壳体包括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所述颈部上壳和颈部下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围出一过线腔,所述过线腔分别连通于所述头部组件和机身的内部,所述颈部下壳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还设置有挡靠部,所述颈部上壳设置有抵靠于所述挡靠部后侧的抵靠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靠部为从所述机身的前端朝上凸伸的凸块,所述抵靠部为设置于所述颈部上壳后端的若干凸片,所述凸片抵靠于所述凸块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为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颈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下壳朝向所述颈部上壳凸伸有若干个中空的第一定位柱,所述颈部上壳朝向所述颈部下壳凸伸有若干个中空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贇阳方平赵勇李勇成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