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20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包括竖板,所述竖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板正面均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竖板正面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竖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回复机构,两个所述回复机构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贯穿设置有穿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套设有若干个套环,所述套环的安装位置可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秧苗移栽是靠人工移栽玉米钵苗,要求一次在田间完成开穴、栽秧、覆土作业,费时费力,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秧苗移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即玉蜀黍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俗称玉米。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

4米。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雄性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颖果球形或扁球形,一般长5

10毫米。花果期秋季。
[0003]玉米秧苗移栽是我国北方寒地玉米栽培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能够促进玉米种植区域北移和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传统的秧苗移栽是靠人工移栽玉米钵苗,要求一次在田间完成开穴、栽秧、覆土作业,费时费力,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包括竖板,所述竖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板正面均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竖板正面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两个所述竖板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贯穿设置有穿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套设有若干个套环,所述套环的安装位置可固定,所述套环外壁固定设置有下秧管,所述下秧管固定穿设在所述穿槽内并向下延伸,所述下秧管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秧管底部设置有秧苗插土机构。
[000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竖板间固定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上端,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L形支杆,所述L形支杆远离所述加固块的一端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固块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加强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块内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所述加强杆,所述加固块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所述第一定位螺杆与所述加固块螺纹配合,所述加强杆通过旋紧所述第一定位螺杆抵住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块顶部固定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顶部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片,所述压力感应片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滑动块正面设置有第二松紧螺杆,所述第二松紧螺杆与所述滑动块螺纹配合,所述滑动块通过旋紧所述第二松紧螺杆抵住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插设在地面上,所述竖板下端外壁固定设置有踏板,所述套环背面设置有第三松紧螺杆,所述第三松紧螺杆与所述套环
螺纹配合,所述套环通过旋紧所述第三松紧螺杆抵住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秧苗插土机构包括插秧块,所述插秧块呈弧形,所述插秧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秧块相互贴合设置,所述插秧块顶部转动开设在所述下秧管的底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秧苗插土机构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另一侧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插秧块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竖板上端外壁固定设置有U形把手。
[0013]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开关,另一个所述竖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电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二安装板、套环、压力感应片和第二电动推杆等结构,两个人分别手持握住U形把手,将两个竖板用力插设在土壤里面,将幼苗放入下秧管内,先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伸长,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安装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插秧块插在土壤内,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收缩,第二电动推杆带动两个插秧块相互转动远离,秧苗进入土壤中,启动第一电动推杆收缩,第一电动推杆带动下秧管向上移动,插秧块升至地面上,启动第二电动推杆伸长,两个插秧块贴合在一起,秧苗即可栽入土壤中,循环以上操作,可一次性栽多个秧苗,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农户长期弯腰工作造成腰椎损伤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秧苗移栽是靠人工移栽玉米钵苗,要求一次在田间完成开穴、栽秧、覆土作业,费时费力,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16]2、通过设置的压力感应片、顶块和滑动块等结构,根据秧苗穴位深度的需要,调节滑动块的高度,进人调节压力感应片的高度,当第一电动推杆伸长至一定的长度时,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滑块与压力感应片相接触,压力感应片感受到压力,压力感应片将信号传送给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停止伸缩,便于做出不同深度的秧苗穴位;
[0017]3、通过设置的加固块、加强杆和第一定位螺杆等结构,将加强杆插入插槽内,加强杆通过旋紧第一定位螺杆抵住固定,加强杆固定设置在两个竖板间,能够提高了两个竖板间连接的牢固性;
[0018]4、通过设置的套环和第三松紧螺杆等结构,调节套环的位置,套环通过旋紧第三松紧螺杆抵住固定,即可根据穴位间距的需要,调节相邻两个秧苗插土机构的距离,适应范围广;
[0019]5、通过设置的定位块和定位螺钉等结构,定位块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第二安装板的底部,第二电动推杆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检修或者更换。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块俯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竖板;2、U形把手;3、第一电动推杆;4、滑槽;5、滑块;6、压力感应机构;61、压力感应片;62、顶块;63、滑动块;64、第二松紧螺杆;7、插秧块;8、插杆;9、加固机构;91、加固块;92、L形支杆;93、第一定位螺杆;94、加强杆;10、踏板;11、第一安装板;12、下料斗;13、下秧管;14、套环;15、分离机构;151、定位块;152、定位螺钉;153、第二电动推杆;154、第二转轴;155、第一转轴;156、连接块;16、第三松紧螺杆;17、第一开关;18、第二开关;19、第二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板(1),所述竖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板(1)正面均纵向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滑槽(4)内滑动设置有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1),所述竖板(1)正面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6),所述压力感应机构(6)位于所述滑块(5)的下方,两个所述竖板(1)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9),所述第二安装板(19)顶部贯穿设置有穿槽(20),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上套设有若干个套环(14),所述套环(14)的安装位置可固定,所述套环(14)外壁固定设置有下秧管(13),所述下秧管(13)固定穿设在所述穿槽(20)内并向下延伸,所述下秧管(13)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料斗(12),所述下秧管(13)底部设置有秧苗插土机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1)间固定设置有加固机构(9),所述加固机构(9)固定设置在所述竖板(1)的上端,所述加固机构(9)包括加固块(91),所述加固块(91)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L形支杆(92),所述L形支杆(92)远离所述加固块(91)的一端与所述竖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加固块(91)间可拆卸固定设置有加强杆(9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91)内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所述加强杆(94),所述加固块(91)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93),所述第一定位螺杆(93)与所述加固块(91)螺纹配合,所述加强杆(94)通过旋紧所述第一定位螺杆(93)抵住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机构(6)包括滑动块(63),所述滑动块(63)与所述滑槽(4)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块(63)顶部固定设置有顶块(62),所述顶块(62)顶部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片(61),所述压力感应片(61)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华彭春凤高冰可陈艳芳袁浩然熊文陈国徽聂保江谭伍超袁博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