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17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申请公开了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包括晶炉底座、伸缩支撑腿、支撑底板、炉体、调节箱、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支撑腿设置于晶炉底座顶部的四角,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于伸缩支撑腿的顶部,所述炉体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嵌入于调节箱的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于调节箱表面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晶体生长炉在使用以及安装时无法旋转主炉室的角度以及主炉室的高度也进行了固定,在安装后使用主炉室时灵活性受到影响,无法根据实际安装环境改变使用角度以及使用高度,降低了晶体生长炉实用性的问题。降低了晶体生长炉实用性的问题。降低了晶体生长炉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晶体生长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晶体生长炉是一种用于电子与通信
的工艺试验仪器。
[0003]公开号为CN216237364U的中国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晶体生长炉。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可靠观察的晶体生长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生长炉底架、炉筒装置、副室装置,所述副室装置包括副室筒体组件、上观察窗组件和下观察窗组件,所述下观察窗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副室筒体组件上的观察窗门框、观察窗窗门、水冷盖板、观察窗玻璃和观察窗法兰盖,观察窗窗门内设有玻璃嵌入孔和水冷槽,所述水冷槽内设有水冷槽分隔板,所述水冷槽在所述水冷槽分隔板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水冷进水孔和水冷出水孔。该技术晶体生长炉的优点在于:观察窗的结构设计使得观察窗窗门内注入循环的冷水,从而有效减少高温物质挥发对观察窗玻璃的影响,观察稳定可靠。
[0004]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晶体生长炉在使用以及安装时无法旋转主炉室的角度以及主炉室的高度也进行了固定,在安装后使用主炉室时灵活性受到影响,无法根据实际安装环境改变使用角度以及使用高度,降低了晶体生长炉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6]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包括:晶炉底座、伸缩支撑腿、支撑底板、炉体、调节箱、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支撑腿设置于晶炉底座顶部的四角,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于伸缩支撑腿的顶部,所述炉体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嵌入于调节箱的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于调节箱表面的底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组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螺杆,所述提升螺杆的顶部与调节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同步控制器,所述同步控制器与调节箱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撑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撑柱外侧的外撑柱,所述内撑柱和外撑柱的顶部与支撑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底环,所述转动底环的底部与晶炉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底环的顶部与伸缩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底环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卡接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凸板,所述晶炉底座的顶部开
设有配合定位凸板使用的定位凹槽。
[0011]进一步地,述内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外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调节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晶炉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的内壁与转动底环滑动连接。
[00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晶炉底座、伸缩支撑腿、支撑底板、炉体、调节箱、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晶体生长炉在使用以及安装时无法旋转主炉室的角度以及主炉室的高度也进行了固定,在安装后使用主炉室时灵活性受到影响,无法根据实际安装环境改变使用角度以及使用高度,降低了晶体生长炉实用性的问题,该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具备可提升调节主炉室高度以及可旋转主炉室朝向的优点。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提升机构,电机启动后带动提升螺杆转动,提升螺杆通过与支撑板的螺纹连接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支撑板通过顶部的内撑柱和外撑柱推动支撑底板向上移动,使支撑底板顶部的炉体向上提升高度。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机构,可以旋转调节炉体的朝向角度,提升炉体使用以及安装时的便捷性。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套,可以在内撑柱和外撑柱之间起到防护支撑的效果,提高内撑柱和外撑柱的牢固性。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框体,固定框体可以将转动底环和晶炉底座套在内部,使转动底环和晶炉底座旋转时不易晃动移位。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0]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调节箱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技术调节箱的剖面立体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固定框体的拆解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晶炉底座;2、伸缩支撑腿;3、支撑底板;4、炉体;5、调节箱;601、电机;602、提升螺杆;603、同步控制器;604、支撑板;605、内撑柱;606、外撑柱;701、转动底环;702、环形卡接板;703、定位凸板;8、固定套;9、固定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
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29]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31]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3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包括:晶炉底座1、伸缩支撑腿2、支撑底板3、炉体4、调节箱5、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伸缩支撑腿2设置于晶炉底座1顶部的四角,支撑底板3固定连接于伸缩支撑腿2的顶部,炉体4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3的顶部,调节箱5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3的顶部,提升机构固定嵌入于调节箱5的底部,旋转机构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包括:晶炉底座、伸缩支撑腿、支撑底板、炉体、调节箱、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伸缩支撑腿设置于晶炉底座顶部的四角,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于伸缩支撑腿的顶部,所述炉体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于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固定嵌入于调节箱的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于调节箱表面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组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升螺杆,所述提升螺杆的顶部与调节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同步控制器,所述同步控制器与调节箱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炉室的提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撑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尔斌王耀辉刘浩杰黄富炎毛宋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佳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